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331页(1937字)

清朝的历史绵长,问题庞杂,资料浩繁,前人留下的研究成果屈指可数。解放以后,在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国的清史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清史学科的发展还比较缓慢,研究领域相当狭窄,学术成果亦不显着。

清史学科大踏步地向前发展,应该说是近十年间的事。过去专门从事清史研究的人寥寥无几,现在则形成了一支为数可观、老中青结合的研究队伍。过去全国没有一个清史研究机构,现已先后在北京、天津、辽宁、吉林、江苏、福建等省市建立了这类机构,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辽宁省社会科学院清史研究室、东北师范大学明清史研究所、厦门大学明清经济研究室等。全国清史刊物从无到有,现已出版了《清史论丛》、《清史研究集》和《清史研究通讯》。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也日趋频繁。

在1949-1975年的26年间,全国发表或出版的清史论着不多,且侧重于满族的社会性质、清初的社会矛盾、清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和对康熙的评价等几个热门课题。比较重要的着作有:李洵的《明清史》、李光璧的《明清史论丛》、谢国桢的《南明史略》、王钟翰的《清史杂考》、莫东寅的《满族史论丛》和郑天挺的《清史简述》等。而近10年来,无论是各种着述的数量和质量,还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新领域的开拓,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在整个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中占有突出地位。戴逸主编的《简明清史》和辽宁出版的《清史简编》,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撰写出来的两部最早的清朝断代史专着,它对清史学科的蓬勃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接着,一批引人注目的专着也争相问世,如周远廉的《清朝开国史研究》、张德泽的《清代国家机关考略》、何龄修等的《封建贵族大地主的典型——孔府研究》、韦庆远等的《清代奴婢制度》、刘永成的《清代前期农业资本主义萌芽初探》,郭蕴静的《清代经济史简编》,孙文良等的《清太宗全传》和阎崇年的《努尔哈赤传》,等等。此外,据粗略统计,近几年全国各报刊每年发表的清史论文均在300篇左右。这些论着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广泛地探讨清代前期的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学术思想史、文化史、民族史、宗教史、史学史、科技史和中外关系史等。过去设下的某些禁区,现在也已打破,如中俄关系史的研究受到重视,并出版了多种《沙俄侵华史》专着。作为国家重点项目的多卷本《清代通史》、《清代人物传稿》(上编)的编撰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后者的第一、二卷业已出版。

清代史籍、档案的整理出版工作也取得了累累成果,数以千万字计的资料书和工具书已问世,如《清代档案史料丛编》、《清史资料》、《清中期五省白莲教起义资料》、《天地会》、《康熙起居注》、《清代职官年表》和《清史论文索引》,等等。

【参考文献】:

李洵:《明清史》,人民出版社,1956年。

王钟翰:《清史杂考》,人民出版社,1957年。

郑天挺:《清史简述》,中华书局,1980年。

戴逸:《简明清史》,人民出版社,1980年。

辽宁《清史简编》编写组:《清史简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年。

何龄修等:《封建贵族大地主的典型——孔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周远廉:《清朝开国史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

张德泽:《清代国家机关考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

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人民出版社,1982年。

郭蕴静:《清代经济史简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孙文良、李治亭:《清太宗全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王思治主编:《清代人物传稿》(上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4年。

何龄修、张捷夫主编:《清代人物传稿》(上编)第二卷,中华书局,1985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