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时期的考古研究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410页(3410字)
一、东周列国都城遗址的勘察 设防城市的普遍出现,是东周时期突出的社会现象。过去对东周城址所作田野考古工作较少。建国以来,对洛阳东周王城、曲阜鲁国故城、临淄齐国故城、易县燕下都、侯马晋国城址、夏县魏安邑城、新郑郑韩故城、邯郸赵国故城,以及江陵楚纪南城、凤翔秦雍城等,都曾进行相当规模的勘察发掘(王世民:《东周各国都城遗址的勘察》,《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这些都城遗址的范围较广,一般有十多平方公里。对齐、鲁、楚三城已经探明城垣和城门的位置,并大体了解城内的布局。其它几处城址,仅知城垣轮廓,有的甚至城垣也未完全探明。
目前所知列国都城的共同特点是:宫殿基址集中在一定的区域,高大的夯土台基往往形成明显的中轴线,附近又常发现铸造钱币、兵器等官府手工业作坊的遗址。多数城址的宫殿区,筑有周长数公里的宫城。广阔的外廓城,或环绕宫城的周围,或与宫城的一隅嵌接,也有在其近傍却不相连的。外廓城内分布有民居和作坊遗址,有的还将贵族墓地圈入。
对秦都雍城的宗庙遗址,秦都咸阳宫遗址,以及楚纪南城的一些台基,都作过大规模的发掘。以上勘察的东周城地和发掘的一些遗址,集中反映了当时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侯马晋城附近盟誓遗址所出数百片盟书,又为具体了解当时流行的盟誓仪节,研究三家分晋前夕的晋国历史,探讨当时的激烈社会变动,提供了宝贵的文字资料(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侯马盟书》,文物出版社,1976年)。
二、东周墓葬的发掘 各地东周时期的墓葬,已发掘六千多座,主要集中在列国都城和其他重要城市的附近。根据现有资料,可将地区特征明显的东周墓葬划分为三个区域:中原地区,包括周、虢、郑和三晋的墓葬,发掘近两千座,属传统的周制范围;南方的楚墓,已发掘三千多座,葬制与中原有很多不同,与楚邻近并受较深影响的蔡侯墓、曾侯墓属此;关中的秦墓,发掘五百多座,地方特点也很突出。发掘尚少的齐、鲁、燕国墓葬,似与三晋地区接近,又有相当程度的差别。吴、越则可能与楚联系较多。
通过典型墓地发掘资料的系统整理,已按随葬陶器的基本组合和形制变化,分别建立详细的年代序列。例如,洛阳中州路的200多座周墓被分为七期,推定年代相当于春秋早期到战国晚期(《洛阳中州路》,科学出版社,1959年);江陵雨台山的五百多座楚墓被分为六期,推定年代相当于春秋中期到战国晚期(《江陵雨台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84年);凤翔等地的秦墓也曾进行分期问题的探讨(韩伟:《略论陕西春秋战国秦墓》、《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叶小燕:《秦墓初探》,《考古》1982年第1期)。这为研究东周各地礼制的特点及其变化情况,探讨当时的社会变革,准备了有利条件。
东周墓的随葬器物状况可分两类:一类墓主身份较低,春秋时期随葬鬲、盆、罐等日用陶器,战国时期多用制作不精的鼎、豆(或簠敦)、壶等陶礼器;另一类墓主身份较高,随葬以大小相次的奇数“列鼎”为中心的成套铜礼器,春秋晚期以后也有采用精致陶礼器的。青铜礼器的组合体现了明显的等级差别,大体说来,随葬三鼎的墓即有车马器,五鼎以上的墓常有车马坑,七鼎以上和部分五鼎墓有编钟、编磬。目前所知身份明确、器物又较齐全的高级贵族墓,随葬九鼎的有寿县蔡侯墓、随县曾侯墓和平山中山王墓等,墓主都是诸侯;随葬七鼎的有虢太子墓、楚令尹墓等,墓主则是卿大夫,楚墓的随葬器物组合,除身份特高者与中原地区接近外,一般在礼制上有其独特之处。
三、东周时期经济文化的研究 从考古学上研究东周时期的经济状况,主要是对几种手工业发展水平有了较前深入的认识。明确了我国最早使用人工冶炼铁器是在春秋晚期,并且迅速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这是东周考古的一大收获。经鉴定,我国的早期铁器多属“块炼铁”制品,虽说比欧州出现的时间要晚,但不久就有了生铁制品,又比欧洲早1800多年(李众:《中国封建社会前期钢铁冶炼技术发展的探讨》,《考古学报》1975年第2期)。同时,长沙的春秋晚期墓中还出土一把中碳钢制成的剑,燕下都又发现几件战国后期的高碳钢制品,表明我国古代在用块炼铁渗碳成钢方面早已达到较高的水平(《长沙新发现春秋晚期的钢剑和铁器》,《文物》1978年第10期;《易县燕下都44号墓葬铁器全相考察初步报告》,《考古》1975年第4期)。大冶铜绿山矿冶遗址和侯马铸铜遗址的发掘,使人们对当时采矿、冶炼和青铜铸造等方面的生产情况,了解得更加清楚。从对出土青铜器标本的工艺考察表明,东周时期除仍以整体浇铸为主外,附件和器身分铸的更加普遍。同时,已经掌握锡焊、铜焊和焊等焊接技术,又出现“嵌铜”、“错金银”、鎏金和刻划花纹等新工艺。随县曾侯墓所出尊盘和浙川下寺楚墓所出铜禁,被确认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失蜡法铸件,大大提早我国开始采用失蜡法的年代。江陵楚墓所出保存完好的丝织衣物,江陵和其他地方楚墓出土的大量漆器,丰富了对东周时期手工业的研究。金属铸币和度量衡器的考察是东周考古的又一新课题,对于说明当时的经济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取得许多新的成果。
有关东周时期文化方面的考古研究,主要是发现大量古文字资料。其中包括侯马盟书、江陵和信阳楚墓竹简、随县曾侯墓竹简、平山中山王墓和其他铜器铭文等等,总字数达两万余字,对古文字研究有较大的推进。随县曾侯墓发现的整架编钟,以及根据测音和乐律铭文所作研究,使我们对东周时期的音乐发展水平和先秦乐律学的许多问题,有了和过去完全不同的新认识。
另外,对整个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及其铭文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也取得很大成绩,如郭宝钧的《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1981年),根据考古发掘和成群出土资料,进行商周铜器的分期断代以及组合、形制、纹饰、铭刻和铸造等方面的研究。容庚、张维持合着《殷周青铜器通论》,是容氏早年所着《商周彝器通考》一书的缩写。容庚又对《金文编》作过进一步修订。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组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和《商周青铜器纹饰》(文物出版社),是关于商周铜器铭文和纹饰方面较为详备的资料选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纂的《殷周金文集成》(中华书局,1984年起),是与《甲骨文合集》媲美的又一古代铭刻资料的大型刻集录,将尽可能齐全地汇集殷周铜器铭文及有关图象资料,全书拟分编20册左右,将于“七五”期间全部完成。此外,还有陕西、河南的考古文物单位编纂的《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79-1985年)和《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1年)。
商周时期边远地区的青铜文化考古研究也有相当的进展。如东北地区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西团山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和以青铜短剑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西北地区的辛店文化和寺洼文化,四川的巴蜀文化,云南和闽粤地区的某些遗存,都曾进行一定的发掘与研究,对它们的文化面貌、年代、族属以及与中原文化的关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
【参考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商周时代部分),文物出版社,1984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商周考古部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组:《商周考古》,文物出版社,1979年。
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5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出金文分域简目》,中华书局,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