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考古的新发现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411页(1458字)

秦代考古工作是从50年代末开始的。70年代以来,获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发现。

一、秦都咸阳的勘察与发掘 秦都咸阳在今陕西省咸阳市郊。勘察工作始于1959年。故城南半部已被渭河冲毁,渭河北岸的宫殿区遗迹尚存。1974-1982年,对座落在宫殿中心区的三座建筑基址进行了发掘;另外,对渭河南岸的阿房宫遗址也做过勘察。从而,对秦宫殿建筑的基本特点初步有所了解。宫殿群都建在夯土台基上,每座建筑自成一独立体,互相之间又以甬道、复道连接成一组合体,与《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相合;从每座建筑的间次、门道设计,到一个建筑群组的整体设计,都采用对称式布局;有取暖设施和比较完备的排水系统,通风、采光也有较合理的安排;使用大幅的壁画装饰墙面等。通过咸阳秦宫的发掘,把过去被认为是汉代建筑的许多特点,提早到秦代或战国晚期,对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勘察和发掘工作还证实,秦代的咸阳,是战国时期秦国都城咸阳的延续和扩充。目前,在考古学界,对不同时期咸阳的地理范围、城市布局以及北阪上众多的建筑基址的性质,尚存在着不同看法,有待今后解决。

二、秦始皇陵的勘察与发掘 1974年以来,对临潼骊山脚下的秦始皇陵进行了全面勘察。陵园平面呈长方形,有内、外两重围墙。坟丘在陵园的南部,寝殿在陵园北部。墓室在坟丘之下,已探明东、西、北三面墓道。通过土壤中汞含量的测量,发现陵园中部存在很强的汞异常。《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或系可信。有人据以推测墓室可能未经盗掘。陵园内、外有许多殉葬墓和陪葬坑。坟丘西侧的车坑,发掘出两辆铜质车马,精致异常(陕西省秦俑考古队、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陵二号铜车马》,《考古与文物丛刊》第一号,1983年)。陵园东门外布置规模巨大的兵马俑坑,已发掘一号、二号坑的局部和三号坑的全部,坑内埋置模拟送葬军阵的陶质兵马俑群,其形体大小与真人真马相似,形象地展现出秦代军队的兵种组成、编列和武器装备情况(陕西省秦陵考古队:《秦始皇陵兵马俑》,中国旅游出版社,1983年),为中国古代军事史研究提供了具体资料,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三、秦代墓葬的发掘 70年代以来,相继在陕西、河南、山西、内蒙、湖北、四川、广西发掘出一批秦墓。其中,湖北云梦的一座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的狱吏墓,保存有大量秦法律文书竹简,最为着名。当地还有一座标明葬于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的墓。考古学家以这两座纪年墓为标尺,将江汉地区战国末年、秦代至汉初的墓葬排列出明确的编年标型序列。各地秦墓的随葬陶器,均以日常生活用具和模型明器为主,出土茧形壶、蒜头壶等典型秦代器物,清楚地勾画出随着秦的统一,关中秦文化迅速推行到关东原六国故地和巴蜀、岭南的情况。

近年有关秦的考古发现,其学术意义已不限于考古学本学科,在社会历史方面,尤其是关于奴隶制,提出了许多过去依靠文献所无法了解的新问题(详下)。

【参考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

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中华书局1984年。

上一篇:秦汉考古 下一篇:东周时期的考古研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