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叙事诗研究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450页(1459字)
我国民间的叙事诗,在少数民族地区藏量十分丰富,仅云南傣族地区,就发现500余部(毛星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下〕)。壮族、哈萨克族等其他民族的叙事诗,数量也很可观。
我国少数民族民间叙事诗的研究,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曾出现过繁荣局面,如关于彝族撒尼人叙事诗《阿诗玛》的讨论:关于傣族叙事诗《娥姘与桑洛》的讨论;关于蒙古族叙事诗《嘎达梅林》的讨论等。这一时期发表的文章有150余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注重叙事诗的基本理论的研究,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比以前有所发展。
1.关于叙事诗的定义和特征问题 有人认为:民间叙事诗是劳动人民(包括他们的专业艺人)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韵文故事,也可称为故事诗或故事歌。有人认为:民间叙事诗“是以口头诗歌的语言形式描述具有一定人物、情节和故事为内容特点的歌谣作品”。
2.关于叙事诗和史诗的关系问题 有的认为:史诗和民间叙事诗都是民间诗歌中的叙事体长诗。它们的共同特点是:(1)有较长的篇幅、完整的故事情节和有人物形象的塑造;(2)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诗体语言,通过丰富的情节和生动的形象来表达主题。有的认为:叙事诗多以爱情婚姻为内容,主人公大多是具有现实性的人物。叙事诗要做到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它不象史诗那样无限夸张,而是着力刻划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按照生活的逻辑展开情节,因而比史诗更具有现实性。
3.关于叙事诗产生的条件问题有的认为:第一,要有生活的积累,第二,要有关于叙事、抒情、刻画人物、描绘环境等一整套的丰富经验和技能。有的则认为:叙事诗的产生,必须具备六个条件:(1)社会的相对安定;(2)经济生活比较富裕;(3)有从事演唱的专业艺人;(4)有较为悠久的民族文学;(5)有本民族丰富的社会实践;(6)有其它方面的思想来源。其中最主要的只有两条:一是专业的民间歌手,二是农村公社制度。
4.关于叙事诗的分类问题有的主张分为两类:(1)爱情叙事诗;(2)反映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的叙事诗。有的主张分为四类:(1)爱情叙事诗;(2)反映阶级压迫、阶级剥削和苦难生活的叙事诗;(3)反映农民起义的叙事诗;(4)反映对残暴统治不满、追求贤明君王的叙事诗。也有的主张将史诗列为民间叙事诗中的一类,将民间叙事诗划分为史诗(包括所有反映历史题材的叙事诗)和爱情叙事诗两大类。
5.关于对具体作品的介绍和研究问题 从建国初期到现在,对少数民族民间叙事诗的研究,仍以介绍和研究具体作品为主,这些作品主要有彝族的《阿诗玛》、《我的么表妹》、《妈妈的女儿》;傣族的《娥姘与桑洛》、《松帕敏和嘎西娜》;傈僳族的《逃婚调》、《重逢调》;壮族的《布伯》;纳西族的《游悲》;苗族的《仰阿莎》;侗族的《娘梅歌》、羌族的《木姐珠和平安珠》;蒙古族的《嘎达梅林》;赫哲族的《满年莫日根》;哈萨克族的《巴哈提亚尔》、《四十枝桠》;回族的《朵豆妹》;藏族的《日月情》等。此外,也有人从宏观角度研究我国少数民族民间叙事诗,如晓雪的《略谈十年来的兄弟民族叙事诗》(《文艺报》1959年第24期),吴开晋的《我国民间叙事诗的艺术特色》(《民间文学论坛》198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