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河源和扎陵、鄂陵两湖名称的考察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566页(1012字)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元代以来,各朝政府都派人对黄河河源和上游地区进行过多次探测和考察。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8月,有关部门组成黄河河源勘查队,用4个月的时间考察了青海省玛多县以西的河源地区。这次考察为人们提供了许多新的珍贵资料,但也引起一些争论。1953年1月一位参加河源考察者在《人民日报》发表《黄河河源勘查记》,把扎陵湖在西、鄂陵湖在东,颠倒为“鄂西扎东”。同年,上海亚光舆地学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把“鄂西扎东”作为新的科学成果肯定下来。该文作者在1953年7月号《科学通报》上发表《黄河河源初步研究》一文,修正上述说法。同年8月号《科学通报》发表正式声明,将两湖名称更正为“扎西鄂东”,但未引起人们注意,“鄂西扎东”说仍被沿用,以讹传讹20多年。1952年的考察还将黄河发源地定为雅合拉达合泽山,正源为约古宗列渠(曲),人们对此也有异议。这两个问题,多年来一直引起史地学界的关注和争论。

1978年7月,青海省人民政府邀请省内外有关单位的21个人员,组成河源和两湖地区两个考察组,进行了为时一个月的实地考察。8月17日至22日,在西宁召开了扎陵、鄂陵两湖名称和黄河河源问题科学讨论会,28个有关单位的代表40余人参加会议。通过讨论,两湖名称和黄河河源问题,取得较科学的结论。

讨论会参加者从地名的含义、起源、历史文献图籍记载、实地测量观察、卫星照片判读及群众习惯叫法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一致认为,应将被颠倒20多年的名称更正过来。根据会议建议,青海省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同意,恢复黄河上游两个湖的历史名称,将现在的鄂陵湖更正为扎陵湖,扎陵湖更正为鄂陵湖。

讨论会的参加者还按照国际上习惯以长度、流量、流域面积、传统习惯等为依据确定河源的办法,结合这次实地考察,认为在黄河上源扎曲、玛曲(上游叫约古宗列曲)、卡日曲三曲中,定卡日曲为黄河正源更为合适、更为科学。定卡日曲为正源,它的发源地应是巴颜喀拉山脉的各姿各雅山,而不是雅合拉达合泽山(现译雅拉达泽山)。

考察报告和科学讨论会的论文汇集为《黄河源头考察文集》,已于1982年11月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