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590页(1175字)

近几年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展开的。1979年和1980年初,省有关部门先后召开了工业经济、农业经济、财贸经济三次理论讨论会,集中讨论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和特征、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关系等问题。1979年4月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还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联合在无锡召开了大规模的全国第二次价值规律问题讨论会。通过反复探讨,突破了原来认为的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是相对立的传统理论,提出了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观点。省社会科学院顾松年还提出,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有板块结合和渗透结合两种形式,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将由板块结合向渗透结合过渡(顾松年:《加强对市场调节的计划指导,搞好地区综合平衡》,载《论综合平衡》,中国财经出版社,1981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又进一步探讨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问题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问题。1985年6月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等单位在扬州联合召开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120多名经济工作者围绕着如何理解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等问题展开了争。此外,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乡镇工业的迅猛崛起、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经济工作者还探讨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按劳分配原则、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特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城乡经济联合等问题。重要的论文有:姚诚的《试论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南京大学学报丛刊》1979年)、章宗礼、顾振鸣的《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和指标》(《经济研究》1980年第12期)、刘崧生、顾焕章《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的发展与农村建设方向问题初探》(《南京农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宋林飞的《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及其出路》(《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5期)等。在经营管理方面,周三多、赵德滋编写的《企业经营预测与决策》(江苏科技出版社,1984年)获得较好评价。在《资本论》研究方面,近几年发表了一些质量较好的论文,如顾士明《试论劳动产品和生产劳动》(《〈资本论〉学术论文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鲁品越的《〈资本论〉中的系统思想及其对我们的启示》(《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1期)徐正祐的《关于扩大再生产图式中积累率的问题》(《南京师院学报》1982年第2期)、蒋万里的《略论绝对地租消失的经济条件》(《经济研究》1984年第3期)等。在世界经济研究方面,程极明的《战后帝国主义的市场和经济危机问题》(《经济研究》1983年第9期),对二次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作了较为深刻的分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