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660页(1759字)

解放前,贵州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人不多,哲学社会科学许多学科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解放后,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1956年全国第一次科学规划会议后,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了贵州、湖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1958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组织了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贵州民族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参加了这两个组的工作。1959年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成立,有20多名科研人员。随后又建立了贵州民族研究所。这一时期,贵州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以宣传普及和教学工作为主,编写了一些教材和普及性理论读物;同时搜集了贵州古代史、民族学、民俗学、民间文学资料;有关学科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也取得了初步成果。到1965年,全省已有一批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工作者和教学工作者以及一些从事有关学科应用研究的实际工作者。可是,“文化大革命”使全省刚起步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受到严重摧残,研究工作处于停顿状态。

粉碎“四人帮”后,贵州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逐渐恢复生机,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研究成果不断涌现。1978年2月,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得到了恢复。1979年2月,该所改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下设哲学、文学、历史、经济、农村经济、城市经济、社会学、情报8个研究所和《贵州社会科学》编辑部、图书馆等。该院对贵州省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地区经济与民族经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少数民族哲学社会思想、地方史、民族民间文学、社会控制等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完成专着、译着、工具书、论文集66种,研究报告、调查报告、论文等2000多篇。

在此期间,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省委研研室、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室和部分厅局的专业研究机构,以及文史研究馆,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文联的文艺理论研究室也相继成立。贵州民族学院成立了民族研究所,贵州财经学院成立了经济研究所,贵州大学成立了社会科学研究所。到1986年底,共计成立上述各类研究机构18个。

随着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蓬勃发展,社会科学研究队伍也迅速扩大。全省社会科学工作者队伍大致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是专业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有310人(1984年统计数字)。第二是大专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教师有1080人(1984年统计数字)。第三是宣传新闻出版部门和一些实际工作部门也有一些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人员。

“文化大革命”前,仅只文艺界有几个学术团体,社会科学各学科基本上未建立学术团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科学学术团体纷纷建立,并于1980年4月建立了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到1984年底,“省社联”所属学会25个、研究会13个、协会3个,共有会员1.5万人以上。这些群众学术团体的成立,进一步活跃了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研究空气,加强了省内外的联系与学术交流,推动了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研究、应用和宣传普及。到1984年底,共组织召开了250多次学术讨论会和学术座谈会,举办了126场专题学术报告会,其中,邀请外省市经济学、哲学、史学、文学、决策科学、管理科学、会计学、金融学、图书馆学、统计学、语言学等学科专家学者60多人到贵州讲学,听众达3万多人次。到1984年底,各群众学术团体举办了各种类型的讲习班、培训班、函授班34期,共培训学员9000多人;举办学科基础知识讲座63次,听众达4350人次。据不完全统计,从1980年到1984年底,各学术团体共进行了45项社会调查。如对农村专业户、重点户、经济联合体的调查,城市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自主权问题调查,月亮山、云雾山地区民族调查等写出了不少研究资料和调查报告,提出了许多有关开发和振兴贵州的建设性意见。

随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学术刊物也迅速增加。全省公开发行的社会科学刊物有《贵州社会科学》、《贵州民族研究》、《贵州文史丛刊》等28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