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内科临床诊疗手册》第447页(1810字)

【释义】:

Liddle综合征又称遗传性假性醛固酮增多症(pseudohyper-aldosteronism)。主要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碱中毒、低肾素和低醛固酮。发病机制未明,可能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及时治疗此类患者可逆转其全部症状及异常的生化改变。反之可发生高血压危象及低血钾的并发症而危及生命,亦可因缺钾性肾病继发肾盂肾炎或肾小动脉硬化症导致肾功能衰竭。

【诊断】:

1.临床表现

(1)高血压 常为首发症状,易并发脑溢血、心力衰竭。

(2)低血钾 因远端肾小管持续对Na+回吸收增多,Na+-K+交换增加,K+从尿中大量丢失。明显乏力、肌麻痹,常在劳累、爬山、喝酒后可诱发肌瘫,甚至呼吸肌麻痹、心脏期前收缩(早搏)及阿-斯综合征发生。

(3)低血镁 尿镁随钾离子一起排出,手足麻木。

(4)代谢性碱中毒 因游离Ca2+少,发生手足抽搐,但低K+时可抑制抽搐症状,补碱、K+后诱发症状发生,故应同时补Ca2+

(5)缺钾性肾病、肾盂肾炎 有多尿、多饮、夜尿增多,可伴尿频、尿急。

(6)家族史 常见,一家系中多人发生高血压、低血钾症状。

2.辅助检查

(1)血尿钾、钠、氯测定,血气分析,醛固酮、肾素、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测定。

1)代谢性碱中毒 大量细胞内K+移出细胞外,H+,Na+即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外液代谢性碱中毒。唾液中Na+/K+比值正常或稍高,用氨苯蝶啶可引起明显的排Na+潴K+反应(影响肾小管的不依赖醛固酮的离子交换机制)。

2)低肾素和低醛固酮症 ①由于高容量抑制肾小球旁器合成和释放肾素,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产生减少;②低血钾、高血钠、高容量均可抑制醛固酮分泌使醛固酮水平降低。

3)酸性尿 远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缺K+,因而只能分泌较多的H+与Na+进行交换,故虽血是碱中毒,但尿pH呈酸性。

(2)必要时可作肾上腺B超、CT、MRI。

3.鉴别诊断 因有低血钾、高血压、R-A-A系统改变,故需与下列疾病区别:

(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有低血钾、碱中毒、高血压、醛固酮增多,但肾素不高。

(2)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 ①11β-羟化酶缺陷引起11脱氧皮质酮升高、雄激素升高,临床有女性男性化体征;②11α-羟化酶缺陷引起皮质酮或脱氢皮质酮增多,多为性幼稚症。

(3)产生皮质酮的肾上腺肿瘤 往往B超、CT、MRI可发现肿瘤,无家族史。

(4)药物(生胃酮、甘草)应用史,其可引起高血压低血钾。

(5)肾小球肾炎 可伴有水肿、蛋白尿、血尿。

鉴别诊断详见表5-3。

表5-3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鉴别诊断

【治疗】:

(1)补氯化钾,如补钾不能纠正时要考虑低血镁存在,可使用门冬酰胺钾镁口服或注射。

(2)氨苯蝶啶口服。

(3)限制钠盐摄入。

一经诊断明确,及时治疗,能纠正电解质改变及降血压,可进一步防止高血压的并发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