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泻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126页(1484字)

【释义】:

感染性腹泻是新生儿期常见病之一,多由于肠道内或肠道外感染及饮食不当所致。

可由多种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引起。肠道感染以大肠埃希菌、轮状病毒为多见,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可致病。感染可由孕妇阴道或经被污染的乳品、食具等直接进入消化道。或由血行、淋巴或邻近组织蔓延进入消化道。母奶中含有分泌型IgA及多种抗体,故母乳喂养儿发病较人工喂养儿少。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和体征

1)轻型 腹泻一日数次至10次左右。粪便含水量不多,可伴有低热、吃奶差、呕吐、精神稍萎靡、轻度腹胀、多无脱水或仅出现轻度脱水。

2)重型 腹泻一日10次以上含水量很多,全身症状较重,有发热或体温不升及拒食、呕吐、腹胀、尿少、嗜睡或不安、四肢发凉、皮肤花纹等。迅速出现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2.实验室检查

(1)大便培养阳性,细菌性肠炎常较高。

(2)疑有轮状病毒肠炎时,大便涂片电镜检查找病毒颗粒或血清补体结合试验。

(3)血气、血生化监测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情况以及心电图观察是否存在低钾。

(4)疑有败血症或化脓性脑膜炎或泌尿系统感染者,应及时做相应检查、培养及药敏试验。

【治疗】:

对症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控制感染,饮食调整。

(1)腹泻的急性期 严重呕吐者需先禁食8~12h,好转后开始喂奶。最好以母乳喂养,无母乳者1∶1或2∶1配方奶或腹泻奶。腹泻较重,禁食及入量不足期间由静脉补充液体。

(2)纠正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 对严重脱水者,为治疗休克,先以2∶1等张液(0.9%氯化钠∶1.4%碳酸氢钠)或血浆20ml/kg于1/2~1h内快速静脉滴入。如有重度酸中毒,可予1.4%碳酸氢钠20ml/kg静滴。第1天补液量根据脱水程度计算:轻度脱水120~150ml/kg,中度脱水150~200ml/kg,重度脱水200~250ml/kg。胎龄、日龄越小,需要量也相对越多。电解质与5%葡萄糖液之比,轻度1∶2,中度1∶1,重度1∶1~2∶1。必须注意补液速度,补液的前8h滴入总液量的一半,余下的一半在后16h滴入。第2天以后的补液,一般按每日120~150ml/kg补给(包括口服液量)。

(3)控制感染 根据病原菌及药敏选用抗生素,可选用氨苄西林、羟氨苄西林、安美汀、头孢氨噻肟(凯福隆)、头孢呋肟(西力欣)、头孢三嗪(菌必治)等药物。病毒性肠炎不需用抗生素,可应用思密达。剂量为每次0.5g,每日2~3次。

(4)益生菌的应用 丽珠肠乐为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每次服1/4粒,每日2次。培菲康胶囊为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肠球菌三联活菌胶囊。每日一粒,分2~3次服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