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响”到社会过程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科学技术论手册》第196页(1060字)
几年前,我从一位出版商那里得到了一本有关计算机与社会问题的新教材的复印本。这个平装的大开本十分雅致,封面是一幅设计精美的计算机图片。它的黑体标题非常醒目:冲击!——计算机与社会。
这个标题的效果以及弹性球的意象,恰到好处地概括出人们对信息技术与社会之关系的最普遍的看法。可以说,计算机是二战之后半打最重要的技术中的一项,它们中给人印象最深的也许有电视、喷气式飞机、人造卫星、导弹、原子武器和基因工程。毫无疑问,廉价而有效的信息处理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传播已经改变了——有时甚至深刻地改造了——战争、通信、科学、办公室、工厂、政府和某些文化形式的本质。这一点几乎无须论证;关于“信息革命”的报道工作已经成了一个真正成熟的产业。(1)
但在计算化所带来的这些“影响”的确切本性上,在计算机如何产生这些影响的细节上,人们仍然争论不休。本领域的许多分析都具有乌托邦/反乌托邦品格,这种品格因为其普遍的非历史性而进一步加深。探讨“影响”的各种主张往往基于宽泛的经济或文化分析,而不是对地方性的效果作细节上的描述,而这恰恰是最出色的科学论文献的特色之所在[德图佐斯等人,1991;加森,1988;罗萨克,1986;魏岑鲍姆,1976]。
本章要考察的是数字计算机所产生的一些重大的社会影响以及推动它发展的某些社会力量。但是,囿于篇幅的限制,即使是对这个广阔的领域作粗略的概览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本章将讨论三个案例:二战之后军事与计算化(computing)的关系,银行业的计算机化(computerization)所导致的“生产力难题”,以及性别身份与计算机使用的关系。本章的目标有二:第一,它将为外行提供指导,以便他们掌握关于计算机与社会的浩如烟海的文献;第二,最重要的是,它将给出历史与社会的分析,不仅把计算机看做是社会走向的原因,而且看做是它们的结果。
正如梅里特·罗·史密斯[1985]认为的那样,在这里不言而喻的一点是,技术变迁是一个社会过程:技术能够而且确实产生了“社会影响”,但是它们同时也是社会的产物,体现了权力关系、社会目标和社会结构。社会影响与人工物实际的社会生产同处在一个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圆环中。本文讨论的这三个案例将表明,充分而恰当的分析为何必然体现出复杂的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