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和大桥跨孔地震成像岩溶探测
出处:按学科分类—天文学、地球科学 地质出版社《地质灾害勘查地球物理技术手册》第60页(1971字)
广和大桥位于广州雅岗与佛山南海市和顺之间,横跨珠江支流,主桥段长300m,设计有四个主桥墩。该桥基岩为石炭纪灰岩,基岩面埋深约为19~36m,上部覆盖层为第四纪冲淤积、残积淤泥、砂及粘土,基岩面起伏变化大,岩溶裂隙非常发育。
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查院采用跨孔地震CT层析成像方法对4个主桥墩进行勘查。勘查要求:
(1)查明主1至主4桥墩桩位及桩周基岩面埋深、岩溶裂隙发育及分布情况;
(2)勘查深度范围:岩面以上-5~-50m高程;
(3)要求分辨线性尺度1.0m以上溶洞及溶蚀发育带;
(4)为各桩桩端提供建议的基岩支承位置高程(桩底完整基岩厚度不小于6.0m)。
3桥墩的钻孔及地震CT剖面工作布置如图4-10所示。跨孔距最大为16.02m,最小为5.95m。L26剖面跨孔地震CT(纵波)速度色谱图如图4-11所示,可以看出,速度色谱图从上至下大致可分为3个速度带:①低速带,纵波速度<3.0km/s;②中速带,纵波速度为3.0~4.3km/s;③高速带,纵波速度>4.3km/s。根据纵波速度分为土层、溶洞、溶蚀裂隙发育及完整(或基本完整)(邱庆程等,2001)。
图4-10 钻孔及CT剖面工作布置图
图4-11 跨孔CT(纵波)速度色谱及推断解释图
Ⅰ-覆盖层;Ⅱ-岩溶及溶蚀裂隙发育带;Ⅲ-完整灰岩
【参考文献】:
崔若飞.1993.利用反射波地震法探测陷落柱.勘察科学技术
邓清禄.2000.斜坡变形构造.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段永侯,罗元华,柳源等.1993.中国地质灾害.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何门贵,温永辉.2002.高密度电阻率法二维反演在工程勘探中的应用.物探与化探
韩许恒,郁春霞.1996.氡气探测在采空区勘查中的应用.工程勘查
李媛,张颖,钟立勋.1992.中国滑坡崩塌类型及分布图说明书.中国地图出版社
李智毅,王智济,杨裕云.1996.工程地质学基础.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李智毅,唐辉明.2000.岩土工程勘查.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李大心.1994.探地雷达方法及其应用.北京:地质出版社
刘正林.1994.钋-210法探测煤矿地质构造的实例与效果.物探与化探
刘传正等.2000.地质灾害勘查指南.北京:地质出版社
邱庆程,李伟和.2001.跨孔地震CT层析成像在岩溶勘察中的应用.物探与化探
王谦身,张赤军,周文虎等.1995.微重力测量——理论、方法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
晏同珍,杨顺安,方云.2000.滑坡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张虎生等.2000.地质雷达在瑞金少州坝岩溶塌陷调查中的应用效果.物探与化探
张咸恭,李智毅等.1998.专门工程地质学.地质出版社
邹麦秀.1995.湘机厂地面塌陷原因分析及电法在岩溶塌陷发育带预测中的应用.勘察科学技术
Fajklewicz,Z.,1983.Rock-burst forecasting and genetic research in coal mines by microgravity method.Geophysical prospecting.31,748~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