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 黄连 黄芩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对药的化学、药理与临床》第161页(24374字)
【中医理论】
大黄2两(6g),黄连1两(3g),黄芩1两(3g),名“泻心汤”,见于《金匮要略》。大黄苦寒,气味重浊,性善下行,泻营分之热,具有攻坚破结之能,泻痞之功,寓于泻热之内;黄连苦寒能泻气分之热,且具有燥湿的作用:黄芩苦寒,善清肺热。三药合用共奏泻火解毒,燥湿泄痞之功效,主治邪火内炽,迫血妄行,症见吐血、衄血等。用法:上三味,以水3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化学研究】
1.制备工艺
以上三味,取大黄150g与黄芩总苷和盐酸黄连素粉碎成细粉;剩余大黄粉碎成粗粉,以3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滤液,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大黄等细粉及辅料适量,混匀,制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1]。
2.煎服法研究[1]
从表3-14-1可知本研究对不同时间水煮和水浸渍大黄黄连泻心汤中黄芩苷、小檗碱、大黄总蒽醌、大黄素和大黄鞣质5种主要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至少发现二种有意义的现象:其一,5种成分的含量均随着渍、煮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其中水煮液中黄总蒽醌和大黄素的含量在30m in时最高,以后略有下降。其二,沸水渍取液中诸成分含量较低,只有水煮液诸成分含量的1/2或不到1/2。所以,根据以上研究可以认为,《伤寒论》用沸水渍蕴为了取其气味俱薄,但使清热和胃消痞,不使泻下。
表3-14-1 大黄黄连泻心汤各主要成分含量测定结果
关于麻沸汤渍药时间之长短,本实验提示,有麻沸汤渍药的时间当以10~20min为宜。
3.质量控制
3.1 鉴别:取本品5片,除去糖衣,研细,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提取30min,放冷,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对照品,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和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盐酸小檗碱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喷以2%三氯化铁乙醇溶液,在与黄芩苷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取上述供试品溶液5ml,蒸干,加水5ml使溶解,再加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30min,立即冷却,用乙醚提取二次,每次7ml,合并乙醚提取液,挥干乙醚,残渣用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大黄酚、大黄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各含0.5mg的混合液,作为对照品,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色荧光斑点;置氨气中熏后,斑点变为红色[1]。
3.2 含量测定
黄芩苷:8种供试液,各精密吸取1ml,分别置于25.0ml容量瓶中,用5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按色谱条件〔色谱柱:YWGC18柱4.0mm×250mm。流动相:甲醇—四氢呋喃—磷酸(200∶300∶0.165)。用前微孔滤膜滤过;检测皮长:λs280nm;流速:1ml/min;灵敏度:0.5AUFS;纸速0.25cm;〕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版二部附录第37页)试验,进样,测定,计算含量,结果见表3-14-1。
小檗碱:8种供试液各精密吸取1ml,分别加于氧化铝(碱性)小柱上(15cm,Φ=1cm,3g),用丙酮洗至流出液无色,约15ml,将洗脱液水浴蒸干,残渣用乙醇溶液溶解并转移至10ml量瓶中,用乙醇定容至刻度。准确吸取2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按色谱条件〔色谱柱:YWGC18)柱4.0mm×250m。流动相:磷酸二氢钾,硫代硫酸钠,40%乙腈(3.4g:1.7g:200ml)。流速:0.1ml/min;波长:λs343nm;灵敏度:0.05AUFS;柱温:室温〕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版二部附录第37页)试验,测定,以外标峰面积法计算样品中小檗碱含量,结果见表3-14-1。
大黄总蒽醌: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分别吸取各试液3ml,加入10ml水及1ml浓硫酸,置沸水浴中水解0.5h,放冷,用乙醚萃取4次(20ml×1,10ml×2,5ml×1),合并乙醚提取液,水浴回收至干,残渣以10ml0.5%醋酸镁乙醇溶解,摇匀,于1.5h内测定在512nm处吸收度值,计算结果,结果见表3-14-1。
大黄素:分别精密吸取各供试液3ml,加水10fnl加盐酸1ml于50ml三角瓶中,沸水浴水解30min,放冷,完全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乙醚萃取4次(20ml×1,10ml×2,5ml×1),按色谱条件〔色谱柱:YWGO 18)柱4.0mm×250mm,流动相:0.1%高氯酸的80%甲醇溶液(80%甲醇99.9ml加0.1ml高氯酸,)检测波长:λs254nm;流速:1ml/min;灵敏度:0.05AUFS;纸速0.25cm;柱温:室温〕,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95版二部附录第37页)试验,测定,计算含量,结果见表3-14-1。
大黄鞣质:分别吸取各供试液100ml,加水125ml于碘量瓶中,加2.0ml靛脂指示剂,摇匀,用0.01mol/LKMnO44标准溶液滴定,记录KMmO4溶液消耗的体积(a).分别精密吸取各供试液10.0ml,于烧怀中加2.5%明胶饱和NaCl溶液5ml,滴加10ml水洗涤2次(5ml×2),用0.01mol/LKMnO4标准溶液滴定,记录除去鞣质后消耗KMnO40.5mol/LH2SO4溶液6滴使非酸性,再加1g硅藻土,振摇数次,滤过于碘量瓶中,残渣用的体积(b)。按下式计算鞣质含量,结果见表3-14-1。
mol/L:KMnO4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W:供试液重(g)
【药理研究】
1.抗炎作用
1.1 对小鼠二甲苯耳壳肿胀的影响
取小鼠50只,随机分组,空白对照组灌服常水,试药组分别灌服不同剂量的三黄片悬液,以消炎痛为阳性对照药。每天给药1次,连续4d。末次给药后1h,各组小鼠右耳涂抹二甲苯0.03ml致炎,20min后处死动物,剪下两耳,用直径8mm打孔器分别于同部位打下耳片,称重,以两耳重量之差为肿胀程度的指标。结果见表3-14-2。实验说明三黄片对小鼠耳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表3-14-2 三黄片对小鼠二甲苯耳壳肿胀的影响
注:药物组与空白组比较:t测验。*P<0.05,* *P<0.01(下表同)
1.2 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动物分组给药同前,每天给药1次,连续7d,末次给药后1h,每鼠腹腔注射0.5%醋酸0.2ml,并立即尾静脉注射1%伊文氏蓝0.2ml/只。20min后处死动物,用5ml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收集洗液,离心,取上清液,在590nm波长处比色,测其吸收度值,结果见表3-14-3。
表3-14-3 三黄片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由上表可见三黄片能明显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对醋酸所致炎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2.抑菌作用
三黄片及其成分的抑菌作用[2]抑菌圈直径<10~15mm,轻度敏感(+);抑菌圈直径≥16~24mm,中度敏感();抑菌圈直径≥25mm,高度敏感(),结果见表3-14-4。
表3-14-4 三黄片及其组分对13种菌的抑制作用
3.斜面连续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
将三黄片、大黄煎液、大黄浸膏、黄芩均配制成100g生药/100ml浓度,灭菌,用培养基稀释成1/2,1/4,1/8……,连续稀释9~10管,另取一管不加药液作为空白对照管。每管分别接种102~103稀释度的菌液—接种环,置37℃培养18~24h后观察结果,以试管中不形成菌落的最小物浓度为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见表3-14-5。
表3-14-5 三黄片及其组分的最低抑菌浓度
注:“-”表示各种药物浓度的试管均有细菌生长
有文献报道了泻心汤及其组方药物的抑菌作用[3],见表3-14-5。另有人比较了本方煎剂和浸渍剂的区别[4],见表3-14-6。
表3-14-6 泻心汤及组方各煎剂抑菌作用
注:以上各组数据为三份均值
结果可见,大黄黄连泻心煎剂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宋内氏痢疾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表3-14-7 泻心汤煎与浸渍的抑菌作用(抑菌卷:mm)
4.对胃肠运动的影响[2]
4.1 对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
取22~24g健康小鼠3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实验前禁食12h,给药30min后,灌服30min后,灌服含1%炭末悬液0.4ml/只,20min后处死动物,打开腹腔,分离全部胃肠道,以贲门为起点度量炭末推进距离和贲门至回盲部的总长度,求出炭末的推进率。结果见表3-14-8。由表3-14-8可见,给予小鼠一定剂量的三黄片药液可使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加速。
表3-14-8 三黄片对小鼠推进运动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4.2 致泻作用[2]
取20~22g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雌雄各半,动物于灌药后单个饲养,不给饮食,观察记录后4h内第一次致泻时间及粪便性状。粪便性状分正常便、软便、溏便、稀便4种。软便指粪成形,松软膨大,含水分量多于正常便;溏便略成形或不成形,稠糊状;稀便为稀糊状或水样,结果见表3-14-9。
表3-14-9 三黄片对小鼠致泻作用的影响()
注:直接出现溏便或稀便的动物数计入软便率或溏便率,但不计算时间
根据排便性状、时间,以简化概率法计算4h内三黄片的溏便ED50及其95%平均可信限为7.6243±3.7357g/kg,稀便ED50及其95%平均可信限为12.5170±3.452g/kg。溏便ED50T为145.99min,溏便ED50稀便率为37%。表3-14-9说明三黄片和大黄煎剂具有明显的致泻作用。随着用药量的增加,动物出现溏便、稀便的时间愈早,发生率愈高。
泻心汤及其组方药物的泻下作用[3]:采用小肠推进运动实验法。取小鼠26只,随机分为4组,实验前禁食24h,按煎剂量计,向煎剂中加5%量炭末并搅匀,灌胃法给药,30min后,用颈椎法处死小鼠,立即剖腹,消化道自胃贲门直至直肠末端完整摘出,不加牵拉,平辅玻璃板上,测其全长及胃贲门至炭末沿长度,计算炭末肠推进百分数,见表3-14-10。
表3-14-10 泻心汤与其方药物各煎剂泻下作用
注:两组均数比较t值测验。
5.抗消化性溃疡作用
5.1 对胃酸分泌的影响
三黄泻心汤100mg/kg,对组胺、乙酰胆碱刺激胃酸分泌作用无影响,但能明显抑制五肽胃泌素和2-DG引起的胃酸分泌。能明显影响胃酸调节机制,其作用原理与甲氰咪胍、KMPGE2、阿托品不同[5]。
5.2 对阿司匹林性胃粘膜损伤(溃疡)的影响
口服三黄泻心汤50mg/kg以上,对阿司匹林引起的胃粘膜损伤有明显抑制作用,口服250mg/kg和500mg/kg,对乙醇引起的胃损伤有明显抑制作用[6]。
泻心汤与单味大黄煎剂组t=4.23,P<0.01.大黄、黄连煎剂与单味大黄煎剂t=4.16,P<0.01.大黄、黄芩煎剂与单味大黄煎剂t=0.28,P>0.05。泻心汤与大黄、黄连煎剂t=0.88,P>0.05。
5.3 对牛磺胆酸盐造成胃粘膜损伤的作用
对照组在投与生理盐水10min前,投与20mM牛磺胆酸盐2ml,出现了严重的胃粘膜损伤,而给予三黄泻心汤在100~300mg/kg剂量下抑制了胃粘膜损伤的发生,且呈量效相关[7];同时实验中观察到,随着因牛磺胆酸盐所造成的胃粘膜损伤,对照组的钠离子向胃腔内、氢离向粘膜内的流量增加,三黄泻心汤则抑制了各该离子流量的增加,且呈量效相关。药液用量300mg/kg几乎完全抑制了各该离子流量的增加,而30mg/kg却无此效果[7]。实验还探讨了三黄泻心汤对胃粘膜PG合成功能的效果。以生成的各种PG的总和作为PG合成量(PGS)进行比较,实验中所用的牛磺胆酸盐量造成的胃粘膜损伤不影响PGS。而三黄泻心汤100~300mg/kg用时使胃粘膜的PGS明显增加,从生成的种种PG与PGS的比率来看,各组间无差异,三黄泻心汤所致增加是所有PG均等增加。三黄泻心汤的PGS增加作用,因以消炎痛5mg/kg预处理而明显被抑制。消炎痛处理后的300mg/kg组PGS减为60.6±12.6(消炎痛未处理组为292.1±75.9),此时其溃疡指数为28.3±53(9.0±3.1),HBD为-71.3±12.3(-100.0±12.1),粘膜损伤严重。以上结果表明,三黄泻心汤的此作用与胃粘膜PG合成功能增强有关[7]。
5.4 对小鼠利血平性溃疡的影响[8]
小鼠随机分组,空腹24h,分别服受试样品或雷尼替啶,对照组给等体积的自来水。给药后2h腹腔注射利血平10mg/kg,之后2h再按上述剂量给药一次。利血平注射后6h以0.5%甲醛(1ml/只)灌胃固定,30min后拉颈处死,摘取胃观察胃粘膜溃疡点数。结果对照组小鼠充满大量污血,溃疡点数多,部分相联成片;而用药组小鼠中出血程度及溃疡点数明显较对照组轻,结果见表3-14-11。
表3-14-11 对小鼠利血平溃疡模型的影响()
注:n=10,与对照组比较:*P<0.05,* *P<0.01
5.5 对小鼠水浸应激溃疡的影响
小鼠随机分组,禁食24h,灌服给药后,小鼠缚于固定器中,浸入水槽至剑突处,水温23℃,10h再给药一次。浸入水中20h,处死取胃,甲醛固定,观察胃部出血和溃疡程度。结果对照组小鼠溃疡发生率为100%,胃内有不同程度的污血,溃疡面积较大;而用药组小鼠上述损害均较对照组为轻,结果见表3-14-12。
表3-14-12 对小鼠水浸应激溃疡的影响()
注:n=10,与对照组比较:*P<0.05,* *P<0.01
5.6 对大鼠幽门结扎溃疡的影响[8]
大鼠随机分组,空腹24h,乙醚麻醉,行幽门结扎术,随即于十二指肠处分别给三黄泻心汤及雷尼替丁,18h后动物处死取胃,并以甲醛固定。观察溃疡数,并准确量度溃疡面直径可长短径,计算其面积。由表3-14-13可见,对照组大鼠胃部溃疡数及面积明显高于各用药组。
表3-14-13 对大鼠幽门结扎性溃疡的影响()
注:n=8,与对照组比较:*P<0.05,* *P<0.01
6.对热盛胃出血模型的影响
将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两组体重分别为20.80±1.87g与20.67±1.61g(P>0.05)。模型组每日灌服附子、干姜、肉桂、党参、黄芪、辣椒各等份制成的50%水煎剂0.25ml/10g体重:空白对照组灌以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动物均饲以普通饲料,连续给药10d后禁食16h,按体重再将模型组随机分为模型对照与模型用药组,两组体重分别为21.39±2.54与20.95±2.39g(P>0.05)。胃出血造模方法用消炎痛加乙醇法,腹腔注射消炎痛7.5mg/ml蒸馏水溶液0.1gm/10g体重。0.5h后用药组灌服按《金匮》原方比例制成的100%水煎剂0.25h后,两组动物均再灌胃50%乙醇0.1ml/10g体重,1h后摘取眼球取血,解剖取胃。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盛胃出血模型组胃溃疡出血点数高于空白对照组,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而凝血时间长于对照组,提示热盛胃出血造模成立,热盛状态可影响止血功能;模型用药组胃溃疡出血点数、凝血时间少于模型对照组而血小板数多于模型对照组,提示泻心汤对热盛胃出血模型具有保护胃粘膜,促进止血功能的作用。具体数据见表3-14-14。
表3-14-14 各组动物血小板计数、凝血时间、血红蛋白、胃溃疡出血点数比较()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对照组比较:*P<0.05,* *P<0.01
7.对脾胃虚寒胃出血模型血清NE、DA及5-HT的影响
将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喂普通饲料,模型组单日喂白菜,双日加喂猪脂。喂养9日后禁食16h,按体重再将模型组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模型柏叶汤组(简称柏叶组)、模型泻心汤组(称简泻心汤组),胃出血均腹腔注射消炎痛溶液0.1ml/10g体重,0.5h后服药组分别灌服柏叶汤、泻心汤0.25ml/10g体重,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3h后重复灌胃1次,第2次灌胃2.5h后三模型组均再灌胃50%乙醇0.1ml/10g体重。
结果脾胃虚胃出血模型组造模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体重明显下降,并出现纳呆食少,毛枯无泽,畏寒踡卧,便溏,泄泻,脱肛,反应迟钝,行动迟缓,部分小鼠死亡,提示造模型成立。各组动物血清NE、DA、5-HT含量的荧光值比较,模型组血清NE低于正常组对照组,DA、5-HT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显着意义;柏叶汤组血清NE、DA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无显着意义,而5-HT低于模型对照组。数据见表3-14-15。
表3-14-15 各组动物血清NE、DA、5-HT比较()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对照组比较:*P<0.05,* *P<0.01。
结果表明:脾胃虚寒胃出血模型组血清5-HT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其差异无显着意义,提示模型组副交感神经功能有增高趋势;柏叶汤组、泻心汤组5-HT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其差异有显着意义,提示二方均有抑制脾胃虚寒出血模型副交感神经活性的作用[10]。
8.对出血及凝血系统的影响
8.1 对正常小鼠出血时间的影响
小鼠分组及给药方法同上。给药后1h,以割尾法测定小鼠出血时间(min),结果对照组为9.72±2.78,三黄泻心汤0.25g/kg、0.5g/kg为6.95±1.25(P<0.01)、5.43±1.06(P<0.01),止血敏阳性对照组1.0g/kg为3.50±0.90(P<0.01)[8]。
8.2 对正常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
小鼠随机分组,每组10只,空腹4h,分别灌服受试样品0.25g/kg、0.5g/kg、等容积的自来水或腹腔注射止血敏1.0g/kg。给药后1h以毛细胞管法测定凝血时间(min),结果对照组为10.83±1.74,三黄泻心汤0.25、0.5g/kg分别为9.03±0.99(P<0.05)、8.87±1.10(P<0.01),止血敏1.0g/kg为6.71±1.38(P<0.01)[8]。全方及大黄组动物凝血时间明显缩短,而黄连则具有延长凝血时间的作用,见表3-14-16[11]。
表3-14-16 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8.3 对家兔血浆复钙时间及凝血时间的测定
家兔心脏穿刺取血,3.8%柠檬酸钠抗凝(1∶9),制备血浆,取血浆0.1ml。加入受试样品37℃温育2min,进行复钙时间(s)的测定,各组样品数均为10。结果对照组为105.8±11.2,三黄泻心汤能缩短复钙时间[8]。
家兔以及取血及血浆制备同上,取定量血浆,加入受试样品,37℃温育2min,进行凝血酶原时间(s)测定,样品数均为10。结果对照组为21.6±3.8,三黄泻心汤0.5、1mg/kg分别为20.1±3.3及22.8±3.4,表明受试样品各剂量组对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影响[8]。
另有实验探讨了全方及其各组分的作用:家兔心脏穿刺取血,3.8%枸橼酸钠抗凝(1∶9),离心分离血浆,取血浆加入药液,使成终浓度为1mg/1ml,37℃温有2min,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浆复钙时间。由表3-14-17可见,全方及各组成药对凝血酶时间无明显影响,但全主及大黄能明显缩短血浆复钙时间[11]。
表3-14-17 对家兔凝血酶原时间和血浆复钙时间的影响()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8.4 家兔血浆鱼精蛋白副凝时间(3P)的测定
家兔心脏取血及血浆制备同上。取定量血浆,加入受试样品(1.0、0.5mg/ml,n=6),37℃温育2min,进行鱼精蛋白副凝时间测定。结果用药组血浆出现絮状混浊,并随剂量的增加愈加明显,呈现阳性结果[8、11]
8.5 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家兔心脏穿刺取血,3.8%枸橼酸钠抗凝(9∶1),离心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RP)及贫血小聚血浆,大黄具有促进血小板聚集作用,见表3-14-18[11]。
表3-14-18 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注:ADP终浓度:10μm,与对照组比较:* *P<0.01,
8.6 对血小板粘附的影响[12]
结果见表3-14-19。
表3-14-19 泻心汤煎剂、浸渍剂对血小板粘附的影响
由表3-14-19可见,泻心汤煎剂对血小板的粘附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故该方煎剂具有明显增强血小板粘附性的作用,而浸渍剂则不明显。
8.7 对兔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12]
结果见表3-14-20。
表3-14-20 泻心汤煎剂、浸渍剂对兔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
由上表可见,煎剂与浸渍剂对体外血栓形成无明显影响。
9.对ADP诱发小鼠急性肺栓塞的影响[11]
小鼠随机分组,分别给于单味药及全方(1.0g/kg),对照组给等容积生理盐水。给药后1h,尾静脉注入ADP钠盐(200mg/kg),小鼠随即发生呼吸喘促、痉挛、卧倒不能活动,记录注入ADP后至小鼠恢复自主活动的时间。由表3-14-21可见,全方和大黄具有加重ADP诱发的小鼠急性的小鼠肺栓塞的作用。
表3-14-21 三黄泻心汤及其组方对小鼠急性肺栓塞的影响()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P<0.001
10.耐缺氧作用[13]
10.1 抗小鼠常压下对缺氧作用
取昆明种小鼠30只,体重18~20g,雌雄兼用,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等容量生理盐水、20g/kg泻心汤浸剂和煎剂灌胃。1h后,放入125ml密闭的广口瓶内(瓶内放有10g钠石灰,每瓶放入体重相近的小鼠2只)观察小鼠存活时间,以呼吸停止为指标。结果生理盐水组存活时间为10.71±1.39min,浸渍剂组为12.2±1.14min(P<0.05),煎剂组为13.82±2.63min(P<0.01)。结果表明,该方的这两种剂型均有抗常压缺氧的能力。
10.2 抗异丙基肾上腺素致心肌缺氧作用
选取昆明种小鼠40只,雌雄兼用,体重18~20g,均分成浸渍剂组、煎剂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和心得安阳性对照组,分别灌胃浸渍剂、煎剂、生理盐水和腹腔注射20mg/kg心得安。45min后4组小鼠均由腹腔注射7.5mg/kg异丙基肾上腺素,5min后,将小鼠置125ml广口瓶内,按上记录其密闭后小鼠的存活时间。结果两种剂型均有抗缺氧作用见表3-14-22。
表3-14-22 大黄黄连泻心汤抗异丙基肾上腺素所致缺氧作用观测
10.3 抗亚硝酸钠中毒致细胞缺氧作用
取昆明种小鼠30只,体重18~22g,雌雄不拘,均分3组,分别按20g/kg的浸渍剂、煎剂和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由上法于服药后45min腹腔注射0.2g/kg亚硝酸钠致中毒,然后置小鼠于密闭的125ml的广口瓶中,记录小鼠存活时间。结果生理盐水存活时间为4.77±4.38min,浸渍剂组为7.67±4.31min(P>0.05),煎剂组为9.33±4.04min(P<0.05)。说明煎剂对亚硝酸钠中毒所致缺氧有对抗作用,而浸渍剂无此作用。
11.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1]
11.1 对小鼠血清抗体生成和免疫复合物的影响
取20~22g小鼠24只,雌雄兼用,随机分3组,分别将0.2ml/10g的生理盐水和0.2ml/10g的大黄黄连泻心汤煎剂与浸渍剂灌胃。在给药后第2d腹腔注入5%新鲜绵羊红细胞0.4ml/只,第8d采取小鼠眼球血,收集血清,采用微量血凝法测定血清凝集素的滴度。另外,采用聚乙二醇法作小鼠血清免疫复合物测定。结果该方两种制剂,均能增加抗体滴度,说明能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但对免疫复合的形成无影响。详见表3-14-23。
表3-14-23 泻心汤煎剂与浸渍剂对小鼠血清抗体生成和兔疫复合物形成的比较()
11.2 对外周血淋巴细胞酯酶染色(ANAE)阳性率、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影响
将上述试验小鼠作末梢血涂片采用α-萘酯酸法,将血片经甲醛蒸气固定10min,流水冲洗5min,置新鲜配制的染液中,经37℃1h,取出后流水冲洗,再用2%甲基绿复染2min,冲洗晾干,油镜下观察200个淋巴细胞,计算酯酶阳性细胞的百分率。此外按常规作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分类。结果该方浸渍剂提高酯酶染色的阳性率,说明浸渍剂能增强机体细胞免疫体能,并使末梢血中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而该方煎剂却对上述作用均无影响。如表3-14-24示。
表3-14-24 泻心汤煎剂与浸渍剂对ANAE阳性率、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影响()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P<0.05
12.抗疲劳作用[13]
取小鼠24只,体重20g,雌雄兼用,随机均分3组,分别每天以20g/kg的浸渍剂、煎剂和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3d,于第3d服药后1h,在各鼠的尾巴拴上重2g的铁片,将小鼠浸入23.5±0.5℃的玻璃缸水中,强迫游泳,记录小鼠自入水至溺死的时间。结果见表3-14-25。
表3-14-25 泻心汤浸溃与煎剂对小鼠负重游泳耐力的测定
由上表可见,泻心汤的两种剂型均能提高小鼠负重游泳的耐力,具有抗疲劳作用。
13.改善微循环
13.1 对兔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14〕
取家兔20只,雌雄兼用,随机均分为4组,从耳缘静脉注射0.5g/kg、1.0g/kg泻心汤煎液,采用裂隙灯观察静脉注射药物前、后2、5、15、30、60、120、180、240min内球结膜血管的变化。按血管部位变化的先后顺序和程度给以计分评估。如:正常即用药前为0min;瞳孔周缘毛细胞血管网从出现,向睑缘方向至满布均为(1~3);虹膜同步射肌血管条数增加至充血为4~5min;球结膜血管部分,全部至极度充血6~8min。其作用消失,则以各部位血管变化减轻的程度而逐渐减分,结果见表3-14-26。
表3-14-26 以计分法评估球结膜血管的变化
结果可见,泻心汤对兔球结膜循环有改善作用。
13.2 对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14〕
取昆明种小鼠24只,雌雄各半,随机均分4组,分别观察泻心汤和附子泻心汤二方对在体肠膜血管的影响,方法是剖腹暴露于玻板上,以低倍镜目测微尺测量在滴加50%上述二方0.1ml和0.2ml前后肠系膜动脉变化的口径,结果:泻心汤与附子泻心汤在滴加0.1ml和0.2rrd二种剂量前后差值分别为2.8±0.3;3.5±0.8;5.25±1.95;10.20±3.1μm,P<0.01。可见上述二方均对小鼠肠系膜微循环有改善作用,附子泻心汤的作用较强。
14.解热作用
泻心汤加味煎剂能明显降低内毒素致实验性发热大鼠体温(P<0.05),其退热时间持续4h左右[15]。
15.抗戊四氮致惊厥作用
取昆明种小鼠30只,体重18~20g,雌雄不拘,均分3组,分别按每10g体重0.2ml的比例将生理盐水、100%泻心汤煎剂、100%泻心汤浸渍剂灌胃,1h后均腹腔注射100mg/kg戊四氮,观察戊四氮致惊的开始时间和惊厥致死的存活持续时间,结果见表3-14-27。
表3-14-27 两种剂型抗戊四氯致惊作用的比较()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P<0.01
由上表可见,该方煎剂对惊厥发生的开始时间明显推迟。
16.降血脂作用
泻心汤提取剂能明显降低类固醇激素致实验性大鼠血磷(PL),三酰甘油(TG),β-脂蛋白(β-LP)升高(P<0.05)作,降低大鼠过氧化脂质(LPO)升高作用[16]。
17.抗肾功能损伤作用
泻心汤提取剂能明显降低实验性大鼠肾功能衰竭的甲基胍和腺嘌呤所致的实验性大鼠肾功能衰竭的BUN[15],并能抑制顺氯氨铂对BUN的升高[17]。
18.对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
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量饲料制成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造模组和正常组,治疗组予中药三黄煎(大黄9份,黄连3份,黄芩9份)治疗6周。结果:Ⅱ型糖尿病大鼠与正常组大鼠相比存在明显的胰岛素分泌缺陷、胰岛素抵抗和升糖素分泌异常,治疗组经6周的治疗胰岛素敏感性增加,其胰岛素分泌亦有所改善,胰升糖素的不适当分泌也受到抑制[18]。
【毒理研究】
实验结果三黄片灌胃60g/kg,其最大耐受量为人用量413倍,未见动物死亡。腹腔给药LD50为12.60g/kg,其95%平均可信限为12.1591±1.4108g/kg[2]。
【临床应用】
1.治疗消化性溃疡
用三黄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汤56例,结果:在溃疡缩小率、全面改善率、有用性等方面分别为47.9%、50.0%和45.1%[19]。
2.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以泻心汤为主,配合西药治疗本病,药物组成:大黄10g,黄连10g,黄芩12g,仙鹤草10g,侧柏叶15g,丹皮15g,小蓟15g,水煎后日服1剂,口服或经胃管内注入。结果为34例患者中,临床治愈31例,有效3例,治愈率为91.18%,总有效率为100%,患者症状体征平均消失时间:呕吐咖啡色样物平均消失时间为1.5d,黑便平均消失时间为3.6d,大便潜血转阴平均时间为4.8d[20]。
中医对该病辨证分型为胃炎炽热、气虚不摄、阳气暴脱三型。前者投以泻心汤热泻火,止血化瘀,后两者以独参汤或参附汤等益气止血,结果见表3-14-28[21]。
表3-14-28 疗效统计(例)
泻心汤合西药还可以治疗中晚期癌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观察组中药以泻心汤为主,基本方:大黄粉(冲服)5~10,黄芩10g,黄连5g,每日1剂。西药:6-氨基己酸6.0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甲氰咪胍0.2g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静脉注射,间隔8h1次。对照组单用上述西药治疗。临床止血疗效,见表3-14-29。经两组等级资料的Ridit分析,其差异有显着性意义,说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3-14-29 两组止血疗效比例(例%)
证型与疗效的关系见表3-14-30。经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观察组、对照组和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其差异无显着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4种证型之间的疗效无差异,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肝犯胃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该型,其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
表3-14-30 两组四种证型的疗效比例[例(%)]
注:与对照组同证型比较:*P<0.05
3.治疗胃幽门螺杆菌(HP)胃炎
以大黄黄连泻心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基本方为大黄10g,黄连3g。加减:脾胃湿热,加蒲公英、蛇舌草各30g,丹参、龙葵各15g,藿香、苏梗、云苓各10g;肝胃气滞,加香附、八月札、郁金各10g,白芍30g,甘草6g;肝郁脾虚,加白术、云苓、陈皮、藿梗、苏梗、香附各10g,白豆蔻5g;脾胃虚寒,加炙黄芪15g,白芍、桂枝、甘松各10g,肉桂3g;脾胃阴虚,加白芍、桂枝、乌梅、山楂、沙参各10g,甘草6g,川石斛15g。每日1剂,水煎服,30d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并取活检作病理、HP检测。结果16例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示粘膜象明显改善或溃疡瘢痕期,HP-),5例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减轻,胃镜示胃粘膜病无改善,HP+)。总有效率为91.38%[22]。
中西药结合施行抗菌治疗的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125例,其中胃溃疡患者48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45例,原发性胃炎患者32例。给药方法:奥美拉唑(0PZ)加阿莫西林(AMPC)组(对照组);对照组加三黄泻心汤为治疗组。每2周给予AMPC200mg。结果:抗菌率分别为76%,82%[23]。
另用三黄泻心汤治疗胃炎45例,1次1包(2.0g),1日3次,共投药2周。结果:内镜检查,自觉症状改善、全面改善率、有用性等方面分别为67.7%、65.9%、65.9%、63.4%[12]。
4.治疗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
采用中西结合方法,在西医抢救,支持治疗的基础配合中药三黄泻心汤和增液汤加味,处方为黄芩9g,黄连8g,大黄9g,麦冬9g,玄参15g,地榆9g,槐花12g,云苓10g,白芍9g,木香5g,花粉9g,甘草5g。水煎服,收治50例,疗效满意[24]。
5.治疗肺结核咯血
两组病例在止血的同时,均给予正规抗结核治疗,同时根据兼症的不同给予对症处理,如伴感染者给予抗感染治疗,贫血者给予输血治疗,出现休克者先纠正休克等。
治疗组:生大黄10g,炒黄芩10g,黄连5g。用沸水150~200ml浸泡10~15min后,徐徐饮下。每日1剂,早晚分服。
对照组:止血敏1.0g,加入10%葡萄糖水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抗血纤溶芳酸200mg,加入50%葡萄40ml中静脉注射,每日2次。两组疗效对比表3-14-31。
表3-14-3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表
由上表可知,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近期治愈率,治疗组61.7%优于对照组38.5%(P<0.01)。治疗组中,1d咯血停止者15例,2d咯血停止者17例,平均止血时间为2.5d;而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为5.5[25]。
6.治疗肝性血卟啉病
对30例肝性血卟啉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三型治疗,其中温热型5例,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结果全部治愈,一般2~3d显效,10d左右临床症状消失[26]。
7.治疗湿疹
用泻心汤加味为治疗组治疗63例,设对照组30例,进行对比。治疗组内服泻心汤加味,大黄(后下)、黄芩、黄连各10g,地肤子、白藓皮各15g,柴胡6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药渣煎水适量外洗。随证加减:湿热下注型加黄柏、诃子各10g;肝经风热型加白蒺藜15g,防风10g,甘草5g,黄柏、地榆各15g。共分细末,渗液多者干撒,无渗液或渗液少者香油调涂,每日1~数次;伤阴耗血型用五倍子膏;风温浸淫型和肝经风盛型风皮癣膏(五倍子膏、皮癣膏均见《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对照组内服中药:湿热下注型,龙胆泻肝汤加减;伤阴耗血型,当归饮子化裁;风湿浸淫型,消风散化裁;肝经风盛型,四物汤加祛风之品;外用:渗水多者用黄柏30g煎水湿敷;渗水少、无渗液者用青黛膏;后期干燥肥厚者用五倍子膏。
结果为治疗组:63例痊愈51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6%。对照组:30例痊愈19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着(P<0.01)[27]。付氏报道,治疗肛门湿疹60例,治疗组治愈43例,占71.67%;好转13例,占21.66%;未愈4例,占6.67%。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愈16例,占53.33%;好转8例,占26.67%;未愈6便,占20%。总有效率8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着(P<0.01)〔28〕。
另有报道用泻心汤加味治疗急性湿疹166例,基本方为大黄(后下)10g,黄芩10g,黄连6g,地肤子、白藓皮、茵陈各10g。日1剂,水煎2次取汁600ml,分3次温服。随症加减。结果痊愈(瘙痒消失,水疱干枯消失,糜烂面痂皮脱落,皮肤洁净,3个月随访无复发)99例,占59.71%,其中1个疗程痊愈49例,2个疗程痊愈36例,3个疗程痊愈14例;显效(瘙痒、皮损消失、糜烂而结痂,随访个月内有复发)33例,占19.88%有效(瘙痒减轻,涌水减少)20例,占12.05%;无效(经治2个疗程,瘙痒、皮损无好者)14例,占8.36%。总有效率91.64%[29]。
8.治疗银屑病
以泻心汤玉屏风散为主方,随症加减,治疗98例,连服10d为1疗程,结果:服药1个疗程,痊愈21例,服药2个疗程,痊愈20例,服药3个疗程,痊愈10例,痊愈率52%,总有效率93%[30]。
9.治疗内痔出血
用泻心汤治疗内痔出血,随症加减,结果服3剂而血止者49例,4~6剂而血止者21例,7剂以上者2例[31]。
10.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史氏等用加味五倍子泻心汤(泻心汤加生地、薄荷、五倍子)加减,每天1剂,水煎连用1~6剂治疗复发性小儿口腔溃疡60例,痊愈49例,显效7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4%[32]。
11.治疗生殖器疱疹
孙氏等用四黄膏(泻心汤加黄柏、银花、大青叶制成),均匀敷于皮损处,并加激光(氦氖激光器500mV)照射5~10min,每日2~3次,治疗生殖器疱疹42例,治愈38例,总有效率达97.9%[33]。
12.治疗烧伤
顾氏等用泻心汤加紫草、虎杖、地榆、珍珠等研末过120目筛消毒,凡士林调制成膏,清创后每天用1~2次,3d后逐渐减少用药次数,必要时酌配抗感染对症处理,共治疗1000例,治愈998例,未愈2例,总治愈率99.8%[34]。
13.治疗戒断综合征
刘东亮等用自拟戒毒灵(大黄、黄连、黄芩各10g,柴胡、鱼腥草、白芍各30g,枳实、半夏、栀子、元胡、甘草各15g,豆豉20g,山楂25g,大枣5枚,生姜6g)对20例阿片成瘾患者进行治疗,用时用放射免疫对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可卡因、吗啡、烟碱含量时行测定,并以健康者作对照,结果发现治疗前患者血清可卡因、烟碱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患者血清可卡因、烟碱含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01)。经临床应用证明,该药阿片成瘾的戒断治疗中,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清可卡因、吗啡、烟碱的含量[35]。
14.治疗失眠、动悸、焦躁、抑郁
给病人服用三黄泻心汤胶囊每天7.5g,可治疗上述病症,并改善大便质量,治疗便秘[36~41]。
15.治疗高血压及脑出血
三黄泻心汤与Ca桔抗剂并用,具有更强的降压效果[42]。从而避免了因血压高引起的脑出血[43]。用泻心汤加天麻,莪术,全蝎等煎取汁、鼻饲或口服和保留灌肠给药治疗脑血管意外急性期病人162例,痊愈146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77%[44]。
16.治疗肝豆状核变性
杨氏等用肝豆汤(泻心汤加味),每天1剂,水煎连服3~4周为1疗程;同时酌用二巯基丁二钠每天2~10mg,分2~4次静注,青霉胺每天1~2g,分4次口服,一般6~10d为1疗程,共用36个月治疗肝豆状核变性418例,显效103例,好转286例,无效22例,死亡7例,总有效率93.06%,杨氏等人用单纯中药泻心汤加半枝莲、泽泻、鱼腥草,每天1剂水煎连服4周治疗107例,显效9例,好转81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达84.2%[45~46]。
【参考文献】:
1 庞春生.伤寒百家言.香港:亚洲医药出版社,1998∶74
2 王林,郭胜典,李迎春,等.三黄片对胃肠运动、抗炎抑菌作用的研究.中成药,1992;34(6):30
3 刘葆琴,陈雨安,张占达,等.泻心汤中组方药物抑菌、泻下药理初步探讨.黑龙江中医药,1990;(4):49
4 龚传美,管喜文,李松风,等.大黄黄连泻心汤煎剂与浸渍剂抑菌作用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国医论坛,1990;(3):31
5 高濑英树.几种汉方处方对胃功能影响的药理学研究(第二报)-黄连解毒汤.安中散和大柴胡汤对大鼠胃酸分泌的作用.国外医学·中药分册,1989;11(3):54
6 高濑英树.几种汉方处方对胃功能影响的药理学研究(第三报)-黄连解毒汤.安中散和大柴胡汤对乙醇和阿司匹林引的大鼠粘膜损伤的作用.国外医学·中药分册,1989;11(3):54
7 末永敏彰.黄连解毒汤与三黄泻心汤对大鼠胃粘膜保护作用的产生机制.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2;14(5):7
8 刘保林,刘晓华.三黄泻心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研究.中药药理与临床,1998;14(1):16
9 宋建平,任周新,崔姗姗,等.泻心汤对热盛胃出血模型的影响.河南中医,1998;18(2):20
10 宋建平,任周新,崔姗姗,等.柏叶汤对脾胃虚寒胃出血模型血清NE、DA及5-HT的影响.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2):57
11 刘保林,陶玉.三黄泻心汤及其组方对凝血系统的影响.中药药理与临床,1996;(2):5
12 龚传美,管喜文,李松风,等.大黄黄连泻心汤浸渍剂及煎剂对兔体外血栓形成及血小板粘附、抗惊、抗菌效能的比较.国医论坛,1990;(1):35
13 李松风,龚传美,管喜文,等.大黄黄连泻心汤浸渍剂与煎剂对小鼠缺氧和抗疲劳的作用观察.国医论坛,1992;(4):16
14 龚传美,管喜文,罗化云,等.大黄黄连泻心汤与附子泻心汤对兔球结膜和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微循环学杂志,1994;4(4):43
15 谭毓治.九个方剂对大鼠实验性发热的影响.中国中药杂志,1989;14(5):50
16 介忠人.大小柴胡汤、三黄泻心汤与祛脂酸对类固醇激素大鼠改善作用的比较研究.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0;12(2):24
17 涉谷青.汉方药减轻顺氯氨铂的副作用.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9;11(3):58
18 陆灏,朱宇清,唐静芬,等.三黄煎剂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分泌等功能的影响,2000;27(6):281~282
19 并木正义.三黄泻心汤及黄连解毒汤治疗胃炎与消化性溃疡临床有用性的探讨.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5;17(2):30
20 梁晓鹰.泻心汤配合西药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34例.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6;19(4):38
21 吕斌.142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回顾性总结.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3):27
22 姜志昂.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治疗HP相关性胃病68例.浙江中医发志,1998;33(3):107
23 东田元.半夏泻心汤及三黄泻心汤的抗幽门螺杆菌作用.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7;19(2):33
24 罗舜达.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的体会.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7;4(4):164
25 林秀珍,胡春茂.泻心汤泡服治疗肺结核咯血60例.国医论坛,1997;12(6):12
26 陈乔元.辨证治疗肝性血卟啉病30例.新中医,1994;(5):22
27 马玉德,刘天骥.泻心汤加味治疗阴囊湿疹63例,陕西中医,1997;18(2):62
28 付继勇,陈加军.泻心汤治疗肛门湿疹60例.内蒙古中医药,2001;(1):6
29 刘天骥,马玉德.泻心汤加味治疗急性湿疹166例,四川中医,1996;14(5):46
30 赵成春,王兆阳,邵明贤.泻心汤玉屏风散治疗银屑病98例.四川中医,1996;14(11):50
31 吴冰,戴继杭.泻心汤治疗内痔出血74例疗效观察.中国肛肠病杂志,1998;18(3):35
32 史纪,徐春雨,张凡.加味五倍子泻心汤治疗小儿口腔粘膜病60例.河南中医,1993;13(4):1846
33 孙文辉,刘勇,赵玺英.中国医结合治疗生殖疱疹42例.新中医,1994;(2):47
34 顾馨,李信良.中药烧伤湿润膏治疗烧伤1000例疗效观察.中草药,1994;25(3):143
35 李桂香.中医药治疗戒断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7):446
36 粟津良褥。三黄泻心汤奏效的动悸1例.国外国药·中医药分册,1992;14(4):36
37 仙头正四郎.失眠等烦热症状与三黄泻心汤精制剂胶囊.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2;14(4):36
38 泉正夫.三黄泻心汤胶囊治验1例及其考虑.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2;14(4):36
39 大洋征昌.三黄泻心汤的使用经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2;14(4):36
40 松桥俊大.三黄泻心汤治愈抑郁病.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1;13(6):32
41 尾崎哲.三黄泻心汤对精神科疾患的应用.关于汉方方剂的抗不安、焦躁作用.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3;15(1):29
42 山田修久.关于三黄泻心汤与Ca拮抗剂的作用.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2;14(4):37
43 板本登治.针对脑出血投与三黄泻心汤,为稳定血压投与黄连解毒汤治验一例.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2;14(4):36
44 万铁远.泻心通腑法治疗中风病162例疗效观察.湖北中医杂志,1991;13(4):8
45 杨任民,杨兴涛,鲍远程,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豆状核变性418例分析.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3):134
46 杨任民,韩咏竹,任明山,等.中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107例疗效观察.中医杂志,1993;34(1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