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辅导材料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中国文书大典上卷》第773页(5102字)

【简介】:

课程辅导材料是高等学校的系科所设的教学研究室的教师在帮助、指导学生复习自己所讲学科时,所使用的一种应用文样式。有了它,学生可以尽快地把握住每一门课的章节要点,它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辅助办法,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熟练地掌握这种应用文。如何写呢?

(一)反复研究所讲教材,务必吃透教材的精神,把握住每章每节的要点。这是写好课程辅导材料的基础。

(二)要掌握课程辅导材料的写作方法。

课程辅导材料多由标题、作者署名、正文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标题。表达方式是:课程名称+辅导材料。例如:

《现代中国人口》辅导材料

第二部分,作者署名。多写在标题下,有的写在正文后,在作者署名前需加单位,单位名称与姓名之间要空一格,两头空格要相等。

第三部分,正文。写法是:章、节、目不变。用第三人称口气把各章、节、目的要点提出,一般不再分析论述,以免同内容重复。现选范文一篇,供参考。

【范例】:

《人口理论》辅导材料(一)

谭维诚

第一章 人口理论的对象和方法

一、基本内容:

这一章的基本内容是人口学的形成和发展;人口理论的基本范畴;人口理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二、重点掌握的问题

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产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②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人口概念。

③人口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④人口理论的研究对象。

第一节 人口理论和人口学

一、人口学的形成

首先要掌握人口学和人口理论是一个什么关系。人口学是一门综合的社会科学,它包括人口理论、人口统计以及一系列分支学科,如人口经济、人口社会学等等。人口理论是人口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它是人口学其它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所以,正确认识人口理论的研究对象及其在人口学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是要了解人口学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还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认识人口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必须明确了解每一种人口思想或人口主张总是受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所制约。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思想和人口理论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人类历史上,就出现过与几种社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人口思想和人口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产生

重点要掌握的是:在人口理论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产生为什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其一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深刻地揭露了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人口理论,特别是揭露了马尔萨斯主义脱离社会生产方式研究人口的违背科学的观点和方法。

其二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认为任何人口理论总是反映一定阶级利益的,总是为一定阶级利益服务的。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科学地揭露了马尔萨斯人口论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阶级实质。

其三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坚持实践性。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人口问题作出了一些科学的预见,但他们还是坚持实践出理论的观点。如恩格斯在谈到共产主义社会有计划调节人口问题时指出:“无论如何,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们自己会决定,是否应当为此采取某种措施,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办法,以及究竟是什么样的措施。我不认为自己有向他们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和劝导的使命。那些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比我和您笨。”(《马恩全

集》第三十五卷145-146页)

第二节 人口理论的基本范畴

一、人口的概念

何谓人口?人口是人口理论中最基本的范畴。它是人口理论的研究客体。以往许多学者曾把人口看成是和其它动物一样的生物群体,这些认识没有反映人口的本质,是不科学的。如马克思所说,人口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所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认为:人口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内,由一定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的个人所组成的不断运动的社会群体。

二、人口的性质

我们在认识人口的概念时,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与一切资产阶级人口理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把人口看成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的社会群体。认为人口具有双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所谓人口的自然属性,简言之,就是自然规律对人口的影响和作用。它是由人的生物特性,或生物生存繁衍的本性或本能决定的。人口作为一个生物群体,是自然界有生命的物质,和其它生物一样,受自然力和自然界的制约。自然力的制约作用如人口的生、老、病、死、性别、年龄、食欲、性欲等新陈代谢、种族繁衍的自然发展过程和自身遗传、变异以及全部生理机能。自然界的制约作用表现在人一刻也不能离开空气、水、土壤、阳光及其它自然环境资源。

什么是人的社会属性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这也是我们必须重点掌握的。我们知道,人类与动物不同的根本区别在于劳动。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类的学说,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其意是说: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的体型、体质,以有别于古猿兽类,更为重要的是劳动使人成为社会的人,成为有语言、文字、文化、思想的高等动物。具体从以下三方面来分析:

一是人类取得生存资料,不是靠自然界的恩赐,而是人类自己进行社会生产活动的结果。

二是人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分配。他们之间必然由此而结成一定的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人们生活资料的如何分配,给谁消费,谁消费多少,都由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

三是人口再生产中要通过一定的婚姻家庭形式来实现的。人的生育与动物不同,它不是简单的两性结合,它必须在一定社会制度下的婚姻家庭形式来进行。

三、人口的数量和质量

人口是量与质的统一体。生活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的人口既有量的规定性,又具有质的规定性。人口,总是一定数量的人口,数量的多少都是受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生产关系所制约的。一定数量的人口又都是由具有一定质量的人口组成的。人口质量也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而逐步提高的。所以,数量和质量是历史的辩证统一。在这里还必须明确认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是不能超时空而存在的。如果离开了一定的时间(历史发展阶段),一定的空间(地域范围),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也就失去意义。

四、人口的变动和发展

人口和世界上其它客观事物一样是运动的,没有也不可能有绝对静止、永恒不变的人口。人口时时刻刻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人口变动是指人口状况随着时间推移,随着人口自身和社会经济诸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的变化。按其性质分为自然变动,机械(迁移)变动和社会变动。人口变动是以上三种变动的有机总和,三种变动互相交织,特别是迁移变动常常导致人口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社会变动也常常导致自然变动和迁移变动。人口变动不仅是人口理论的基本范畴,也是人口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任何人口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又是今后历史发展的起点。所谓人口发展是指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口,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人口的结构及其与外部的关系不断由低级向高级运动的过程。

人口发展,既有数量的变化,也有质量的变化。人口结构是人口发展的内在机制力量。

人口发展还包括作为社会基本生产力和消费力的人口和经济相互制约关系的发展。人口发展意味着作为基本生产力的人口和生产资料生产及作为消费力的人口和生活资料生产、消费水平之间关系的不断发展。

在这里必须注意掌握的是引起人口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简言之,就是社会生产方式。因为,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和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人口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从根本上来说,人口的发展是由构成社会生产力的两大要素的矛盾运动而推动的。这两大要素是:一是人的要素,即具有一定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一是物的要素,即劳动者从事劳动时所需要的劳动手段(工具)和劳动对象。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作为劳动手段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要求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必须与之相适应。所以它是人口发展的基本动力。

第三节 人口理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人口理论和研究对象

什么是人口理论的研究对象呢?《教程》指出:人口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口发展的规律性,以及人口和社会、经济、环境诸现象间的本质联系。

人口学包括一系列人口学科,虽然它们都以人口作为研究客体,但却以研究人口的不同侧面而相互区别。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人口理论是其它分支人口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所以,人口理论是否正确,对人口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人口政策的制订影响极大。

在学习中我们还必须明确认识那种认为人口学的研究只局限于人口统计资料的取得和分析,只有狭义人口学(即人口统计)才是真正的科学,进而否定人口理论的观点,是错误的观点。实际上,不同的阶级都有自己的人口思想,都遵循自己阶级的人口理论。西方一些人口学家的人口资料的取得,评价和分析,以及研究人口现象(如生育率)的数量变动,实际都是以资产阶级某种理论作为依据和指导来进行的。

二、人口理论的研究方法

这个问题不多说。只强调一下,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有自己的科学的方法论,那就是唯物辩证的方法和唯物史观。它是我们学习研究人口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和立足点。

(以下略)。

上一篇:试题 下一篇:中国文书大典上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