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湖北人民出版社《鬼谷子辞典》第370页(1034字)
老子,姓李名耳,又叫老聃,字伯阳,生卒年代不可考,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熟悉各国典章制度。据传,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着《老子》。传世的老子《道德经》不是出于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由其门人追忆老子遗说,到战国时由楚人环渊纂集而成的。《史记·孟荀列传》曰:“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环渊着上下篇”,这可能是《道德经》的上、下篇。这本书的词藻多半是环渊的,然而其精神则是老子的。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两种写本,与通行本《道德经》编次不同,不是《道经》在前,《德经》在后,而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而且,帛书《老子》与通行本《老子》在经文的字句上也有些出入。帛书《老子》的出土,为研究老子及其思想提供了新的珍贵资料。
《老子》中提出了一个超绝一切的虚无本体,叫做“道”,也叫做“大”,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德经》第二五章)因此,“道”成了老子思想的核心。他以为,道是第一性的,世间万物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的道,指的不是物质实体,而是指“视之不见”的精神。老子还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四〇章)“无”比“有”更根本,是天下万物产生的根源,而“无”即是“道”。和“道”思想相适应,老子的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主张愚民政策,他号召统治者在“治民”时,必须遵守“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的原则,从而达到“为无为,则无不治”的目的(《道德经》六五章)。在物质生活上他强调“知足”与“寡欲”,甚至幻想人类社会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状态。《道德经》中也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它揭示了世界万物都包含矛盾对立的两方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并观察到对立面的互相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五八章),肯定事物无不向其对立面转化。
老子哲学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后来唯物、唯心两派都从不同角度吸收了他的思想。《老子》亦称《道德经》、《老子千字文》,世传本有汉河上公与魏王弼二家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