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革命的结构》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青年读书辞典》第67页(969字)
【着者】:
托马斯·库恩着。库恩,美国现代科学哲学家、科学史家。本书是库恩的代表作。库恩以科学史研究作为其哲学的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科学发展观和科学观,开创了科学哲学中的一个新流派即历史主义学派。他认为,归纳主义的主张是错误的,因为他们把科学发展看成只是一点一滴的积累过程,把科学史看成一大堆偶然的轶事或科学发现事实的年表,使人们对科学的发展不是积极进取,而是心怀侥幸、盲目期待。但他也不同意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认为经验不可能证伪一个理论,理论的转变或更替是科学家们心理上的信念的改变,而不是理论证伪的结果;事实上,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既有否定性的革命,又有积累性的进化,但革命并不是由于某种“判决性实验”证明以前的理论全盘皆错,进化也有与该理论相冲突的经验实例。科学发展是一个进化和革命、积累和飞跃、连续和中断的不断交替过程,他呼吁科学哲学家“充分倾听历史的呼声”,用历史的方法从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中去揭示这一过程。为此他提出了“范式”的概念。他认为,“范式”与“科学家集团”或“科学共同体”的概念密切相关。“范式”是一个连贯的、统一的观点,一个覆盖一切的单一世界观,它决定一个科学家观察世界、研究世界的方式,决定什么是他认为值得注意和研究的问题。运用这一概念,库恩把科学的发展区分为这样几个阶段:(一)原始科学——各学派互相争持,这时期的正常方式是批评议论而不是解决疑难;(二)常规科学——由于某一显着的科学成就而形成解决疑难的传统,这门科学达到成熟期,常规科学出现,其目的是阐明和发展一个范式;(三)革命科学——要是一个范式不再充分地支持一个解决疑难的传统,即一个常规科学传统在解决这个范式遇到的问题和例外时再三失败,人们就会把这种失败归咎于基本理论和范式本身,这个科学就面临危机,批评和竞争又是这一时期的特征;(四)新的常规科学时期——危机过去了,出现了新的、被普遍接受的范式。但他认为这种范式更替并不是向绝对真理的逼近,且除了逻辑和经验因素外还有种种历史的、政治的、心理的、审美的因素对之发生影响,这更使任何科学形态都只能是相对的。历史主义学派对科学发展史提供了新的审视的方法,有不少真理的颗粒,它注意到了科学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关系,可惜的是它又走向了相对主义,具有严重的不可知论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