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天》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473页(2092字)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论(Cosmology)着作,它是亚氏的自然哲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从《物理学》中讨论一般的运动,转向讨论专门位移的运动,全书共4卷,前两卷集中讨论天体的运动,后两卷主要讨论地球上物体的位移运动。

亚里士多德的基本理论是首先把宇宙分为天上的(heaven)和地上的(或月下的Sublunai,即地球的earth)两大部分。他认为地球是一个不大的圆形星球,于宇宙的中心。它本身不作位置的移动或旋转的运动,其他的星球(从离地球最近的月球起,包括太阳、火星,直到距地球遥远的引星)都围绕地球作旋转的运动,只有最遥远的终极的宇宙的最外层——层天(亚氏称为“第一层天”)的星体才是本身不动的,这就是恒星。它们像明珠般地镶嵌在这个天穹的圆周上,被第一层天的旋转带动作绕地球的运行,24小时绕地球一周。

与这种划分相应,亚氏认为地球上(或月球下)的物体都由火、气、水、土四种元素构成,其中火是最轻的,土是最重的,而气、水,则是居间的,四元素本身均包含有对立的原则,根本的就是热与冷、干与湿,他称前者为主动原则,后者为被动原则,再加上轻重的本性,使得地球上的万事万物产生运动和变化,生生不已,五彩缤纷,形成大千世界的变幻现象。地球上的运动变化包括实体的、性质的、数量的和位置的四大类,而其中的位置变化,因为出于物体构成元素具有的轻、重的本性不同,而决定了它的表现是直线式的位置运动(重的趋向下落而朝向地心;轻的则趋向上升,而朝向天空),直线运动是地上物体的位移运动的特征。

与此相反,月球以上的即天山的状况,则无变化可言,而且它是永恒的。这是因为它们的构成元素是与地球上的四种元素不同的第五种元素——以太(aether)。以太是一种精微的元素,它内部不包含对立,因而无轻重可言,它总是趋向逃逸往别的地方,这正是“以太”一词的本意(希腊文aιθνε来自αεξ〔永远的〕和θεξν[跑开]两字)。作为永恒的天体的运动只是一种以自己的中心为轴的旋转运动,这是唯一一种具有永恒性而无生灭起止的运动,这正是以太的本性所决定的。圆形的运动是天上物体位置运动的特征。

亚里士多德关于天上星体的运动的理论,是基于当时希腊人欧多克索(Eudoxus)和卡利普斯(Callippus)的天文学说,并加以修改发展而提出的。欧多克索从数学上把太阳、月亮的运动分解为三个有联系的同心圆,太阳把它自己的轴联结在处于外层同心圆位置的太阳的圆周上,这样它绕地球在同心圆周上的旋转运动,就呈现出一幅复合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将可与实际据此观测到的太阳与月亮的运行相符合。同样的对每一个行星的运动均可据此分解为四个同心圆周上的有联系的球体的运动。卡利普斯根据更为精确的观察,发展了欧多克索的假设,提出设定五个同心圆的球体的合成运动来解释月球、太阳、水星、金星和火星的运动。他们都是从数学计算出发来处理这个问题的。亚里士多德把这个天文学理论纳入它的机械论和目的论的宇宙论体系。他提出有55个球体的旋转,彼此影响、制约,从而构成我们可以观察到的天体运行的有规则的转动。

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尽管在时间上是无限的,但在空间上是有限的。我们所知的这个宇宙是唯一的,据此在地上的直线运动如果是无限延伸的,则将要求有无限的空间,而亚氏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地球上的运动必有起止、生灭,而天体的运动因其无生灭无变化而又具有永恒性,则只有作圆周运动可以周而复始,永恒不灭而又无需无限空间。

在《论天》中,亚氏论述了“不动的推动者”的理论,如果说地上的物体由于其组成元素具有内在对立性而得以作直线运动,那么“以太”构成的天体作圆周运动的动力来自何处呢?亚氏提出了最外层的天宇本身不动而推动其邻近内层的天体的假说。最外层天宇本身由于具神圣性,完善性,水恒性而成为其它运动的星球所模仿和向往的对象,成为推动它们的“目的因”,在这个意义上,它就是“上帝”(the God),它就是纯形式、纯思想“理性”。而其他星球的转动能推动其邻近内层星球的运动,因它们也体现了神性或者说是“神”(God),或者用中世纪的哲学家的术语说,它们具有“智力”(intelligence),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神学”。

亚氏的宇宙学理论,深受柏拉图的影响。(他的“不动的推动者”、“上帝”、“理性”实即柏拉图的“理念”),也吸收了其时代人的天文学成就,他的地心说、宇宙目的论等对天文学、宇宙论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尤其被基督教会加以利用。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它们都遭到了尖锐的批判和扬弃,但是亚氏提出的理论反映了人类在当时对宇宙奥秘的深入探索精神,仍不失其特殊历史意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