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乾陀·若提子
书籍:东西方哲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548页(530字)
【生卒】:约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
【介绍】:
古代印度“六师”之一、耆那教的创始人。原名筏驮摩那(Vardhamāna),成道后教徒尊称为大雄(Mahāvira),佛教称他尼乾陀·若提子,意译“离系亲子”。“离系”即离三界之系缚,“亲子”取其母名“若提”(意为亲友)之子。亦称摆脱束缚者。于公元前599年(说法不一)诞生在古印度距吠舍厘(Vaisāllī)45公里的孔达村(Kundagrāma),为坦特罗(tantra)部族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曾与耶输陀(Ya,sodā)结婚,生有一女名阿若吉(Anojja)。受父母宗教信仰的影响,30岁立志出家,苦行12年,终于在42岁觉悟成道,后组织教团,宣讲教义,进行宗教改革活动达30年之久,于公元前527年(说法不一)在白婆(Pāvā)去世,终年72岁。他的一生主要活动于印度现今的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的西北部、北方邦的东部和奥里萨等地区。提倡七谛说,严格遵守苦行戒律,不杀生、不欺诳、不偷盗、不奸淫、戒私财。做到正信、正智、正行(持三宝)。认为只有通过苦行修炼,才能清除旧业的系缚,与此同时不再造新业,即可达到寂静,灭其情欲获得解脱。其学说和教义见耆那教。
上一篇:尼古拉(库萨的)
下一篇: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