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720页(1364字)
【生卒】:1788—1860年
【介绍】:
德国唯意志主义流派的创始人,生命意志论的主要代表。
叔本华于1788年2月22日出生在但泽(今波兰格但斯克)一个银行家家庭,母亲是女作家。1809-1811年在哥丁根大学学医,后改学哲学,1812-1813年在柏林大学专攻哲学,研读过康德和柏拉图的着作。1813年向耶拿大学提交了论述认识客体先验形式的《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üeber,die Vierfache Wurzel des Satzes Vom Zureichenden Grunde:eine philosophische Abhandlung)论文,于次年获得博士学位。1820-1831年在柏林大学先任编外讲师,后被聘为副教授。
叔本华极力反对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曾因同黑格尔争夺哲学听众遭致失败,愤而辞去柏林大学所任职务。1831年定居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专心致力于思考和写作,直到1860年9月去世。
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是把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康德的二元论以及印度哲学中悲观厌世思想杂凑在一起。他的哲学中第一个命题是“世界是我的表象”,第二个命题是“世界是我的意志”,就来源于康德关于现象和物自体的区分,所不同的是他用贝克莱的唯我论清洗了“物自体”的客观性,把意志看作是“世界的内在内容和本质”,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因此人的本质也就是意志。在说明意志客观化具有程度上的高低大小之分时,他又引入了柏拉图的理念,以表明唯有理念才是意志的直接客体化,一切事物只属于意志的间接客体化。
在认识论上,坚持反理性主义立场,认为现象世界是由主体派生的,因而不是真实的存在。理性为意志所决定,意志却不为理性制约。在人生哲学上抱着悲观主义的厌世思想,认为意志的欲求无穷无尽,不能得到永久的满足,因此人生充满着痛苦。他因袭印度吠檀多派和佛教的说法,认为要摆脱这种痛苦,必须断绝“我执”,否定生命,才能求得解脱,达到涅槃。叔本华是英雄史观的鼓吹者,认为历史是由少数“才子”创造的,没有“才子”,人类就要沦落在茫茫无际的大海里。
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代表德国贵族地主的利益,也反映了软弱的德国资产阶级历史地位的变化。当资产阶级还有一丝勇气时,他们并不需要这种哲学,但经过1848年革命,资产阶级受到官僚封建反革命势力的苛待而变得瞻前顾后、颓废懊丧时,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和“悲观主义”才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和归宿。
叔本华的主要着作是:《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8)、《自然界中的意志》(Uber den Willen in der Natur,1836)、《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Die beiden Grundprobleme der Ethik,1841)、以及由残篇、短论编成的论文集《附录和补充》(Parerga und Paralipomena,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