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行派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929页(1119字)

佛教派别。4-5世纪兴起的印度大乘佛教两大派之一。亦称“大乘有宗”或“唯识派”。以强调修持瑜伽,并证“真理”而得名;又以主张“唯识”为本宗特色,故名。传说创始者是弥勒,理论奠基人是无着、世亲兄弟。此派以印度那烂陀寺为活动中心,盛极一时,造就出不少有影响的着名思想家和佛教学者。在理论上主张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依人们的精神总体或作用——识所变现出来,在人的主观意识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存在,故“境无识有”,所以整个世界是“万法唯识”,世俗世界皆为“三界唯心”。在认识论上持“八识说”,把人的认识能力划分为三种情况:(1)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是起感觉作用的前五识,只能了解外界现象的个别方面,第六识意识是综合感觉的统觉,能了解现象的整体方面,是前五识的指导和总结;(2)第七识是末那识,起思维度量作用,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存在的前提和依据;(3)第八识阿赖耶识是最重要的,它是种子识,既能摄持和保存生起宇宙万有的潜在力,也是宇宙万有的所藏处,还是生类轮回转生的生命主宰和维持者。所以各识都有不同的作用。从“境无识有”的立场而得宇宙万有有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三性和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三无性几种特征,它们皆是对宇宙万有实相的说明。宇宙万有又可分为五位百法,其中色法、心法、心所有法、不相应行法都有生灭变化,是虚妄不实的,只有无为法是最真实、最圆满,因此也是无限的本体,最高之真理。一切众生划属五类:(1)声闻种性;(2)独觉种性;(3)如来种性;(4)不定种性;⑤无性有情(“无有出功德种性)。众生依本身具有的有漏种子(为烦恼所污、束缚、而不能获得解脱),无漏种子(没有烦恼、离束缚、可以获得解脱)而决定获得不同修持结果,是为“五性各别说”。此外对佛教逻辑“因明”学也有重大的贡献。世亲以后,其弟子因对“识”的作用解释不同,遂分为二派。以亲胜(Bandhusri,410-479年)、火辩(Citrabhā na约410-490年)二家为首的是无相唯识派,主张因袭旧说的识有境无的“二分说”;以陈那(Dignāga,约450-520年)为主的是有相唯识派,提倡“三分说”。9世纪后瑜伽行派又与中观派汇合,亦为密教吸收,13世纪印度佛教消亡,亦随之匿迹,但其理论仍然影响了印度其它宗教、哲学派别。主要经典有《瑜伽师地论》、《解深密经》、《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佛性论》等。公元4世纪后唯识学传入中国,至7世纪唐朝着名僧人玄奘到印度留学唯识新学,回国后建立法相宗;约10世纪左右,瑜伽派又传入中国西藏地区,成为藏传佛教的主要理论。唯识思想对中国哲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 下一篇:《愚神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