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主义
书籍:东西方哲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222页(521字)
亦称精神分析学说。1895年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合着《歇斯底里研究》一书,1900年弗洛伊德发表《梦的解析》一书,这两本书基本奠定了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弗洛伊德从生物的本能出发,将人的心理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本我为本能冲动,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为认识过程,按现实原则活动,感受外界影响,满足本能需求;超我为良心,按至善原则活动,代表社会道德标准,压制本能表现。本我和超我经常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中。弗洛伊德在早期特别强调性本能的作用,认为它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命运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1920年发表《在快乐原则以外》后,他将本能归结为生和死两个基本范畴,认为人们生而具有生和死两种基本本能,前者是性欲、恋爱、建设的动力,后者是杀伤、虐待、破坏的动力。正常人的梦、失言和争论,精神病患者的症状,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都被认为是生和死两种本能的间接表现。20世纪40年代,欧美一些精神病学者从社会学观点出发,强调家庭、社会制度和文化对精神病致病的影响,其中以新弗洛伊德主义者霍尔尼、弗洛姆为代表。社会学中的心理学派的许多支派,都以精神分析学说作为理论和方法的基础。
上一篇:变体论
下一篇: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