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目的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212页(639字)

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所批判的一种理论研究方法。

按照这种方法,任何理论体系,任何思想结构,都能还原为不同的组成部分,人们可以对其中的某一部分进行单独研究,也可以把它同另一个理论体系的某一类似成分加以比较,然后根据自己的真理性标准去衡量各部分,对它们作出判断。阿尔都塞认为,这是一种“折衷主义方法”。一些人正是运用这种方法,以克思成熟着作为标准,把马克思的早期着作看作既有唯物主义内容又有唯心主义形式,存在着内容和术语、意识和趋向的矛盾,这就完全破坏了马克思原着的整体性。

在他看来,每种思想都是由一定结构框架统一起来的统一整体,若把它肢解,从中抽出一个部分,整体就会失去意义。思想整体的本质特征不是取决于思想素材或成分,而是取决于思想方式,取决于思想成分的结构关系。所以,为了认识一种思想的发展,必须同时了解其产生和发展所处的思想环境,必须揭示这一思想的内在整体性,深入考察思想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即考察思想的“总问题”。

阿尔都塞根据自己这种研究原则,把马克思早期着作放在当时所处意识形态环境中加以考察,认为马克思早期着作《黑格尔哲学批判》、《1844年手稿》等,其思想方式或思想“总问题”的性质,仍然还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还是处于非科学的意识形态阶段。他主张从思想成分的结构关系去把握思想整体性质有其合理之处,但把分析思想的不同构成部分同研究思想结构对立起来,并把分析思想成分的方法作为所谓“分析目的论”加以摒弃,有其片面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