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性
书籍:东西方哲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217页(644字)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在哲学史上首次把它规定为辩证法的原则。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强调他的方法是否定性的辩证法。所谓“否定性”就是内在矛盾通过否定而自我展开和自我规定的原则。
黑格尔认为,存在着的东西的运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使它自己成为他物,因而成为它自己的内在内容的“展开运动”,在这种运动中“否定性使得实际存在有了区别并建立起来”,另一方面又是把它展开出去的他物收回于自身的“返回自身运动”,在这种运动中“否定性是形成被规定了的简单性的功能”。
否定性的根源在于主体和客体的内在矛盾性,特别是在主客统一中的主体的能动性。
否定性不是抽象的全盘否定,而是“特定的否定”,是扬弃。通过这种否定,“新的形式就立即出现了,而否定就变成了过渡”。发展的各个环节彼此相区别,后者否定前者,而前者又作为必然环节而保留下来,组成前后相继的有机的系列整体。
否定性是永恒变化和前进运动的强大的推动力和创造力。
黑格尔说,否定性具有无比巨大的威力,精神要敢于面对否定、死亡,并在其中得以自存,通过否定性的魔力把自己创造为存在,达到绝对真理。
对于这否定原则而言,没有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没有东西是绝对神圣的,而且这否定原则“能够冒一切事物的任何风险并承担一切事物的任何损失”,“它一定会取得胜利”。
参见“否定之否定”条。
上一篇:《否定的辩证法》
下一篇: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