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想力的逻辑》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252页(798字)

日本现代哲学家三木清的代表作。

1937年5月至1938年8月,三木在《思想》杂志上连载了《神话》、《制度》和《技术》等文。1939年7月,以题为《构想力的逻辑·第一》,由岩波书店汇集成册出版。1939年9月至1943年7月又连载了《经验》,在他死后于1946年6月以《构想力的逻辑·第二》为题由岩波书店出版。

“构想力的逻辑”,也叫“想象的逻辑”(Logik der Phantasie),它既不同于纯粹抽象思维的逻辑,又不同于纯粹形象思维的逻辑。这一逻辑的提出,是三木长期思索的结果。他在《构想力的逻辑·第一》序中说:“不断萦回在我脑海中的乃是如何才能把客观的东西和主观的东西、理性的东西和非理性的东西、知的东西和情感的东西结合起来这一问题。……追求这个问题,使我想起康德结合悟性与感性之构想力的机能,以至提出构想力的逻辑。”“构想力的逻辑”实际上也就是“形的逻辑”或“行为的逻辑”。三木认为,一切被制造的物都必具有“形”。行为、技术这类实践,就是改变物的旧形而创造出新的形。这样的新形,不是纯客观的,而是客观的东西与主观的东西的统一,是理念与实在的、存在与生成的、时间与空间的统一。

客观的东西与主观的东西、理性的东西与情感的东西的区别,是立足于二元论思维方式基础上的。

这是自笛卡尔至黑格尔的西欧哲学的基本思维形态,这种思维形态一方面通过科学创造讴歌人的胜利,另一方面因神的丧失而导致虚无主义。三木在《构想力的逻辑》中,就是试图超越这种虚无主义,这也是西田几多郎思索的基本方向。

三木欲以艺术形成力为雏形,使人从虚无中再生。

不幸的是,他志未竟而人先去。

实际上,三木清在以“构想力的逻辑”建立独自哲学体系的尝试中,不知不觉地也坚持了唯心主义哲学路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