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学派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287页(2982字)

由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直接继承者们所组成的学术派别。

这个学派由于内部哲学上政治上的意见分歧发展成激烈的思想斗争,而终于解体。对19世纪下半叶德国哲学、宗教和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黑格尔学派的产生。黑格尔在耶拿大学任教的最后两年(1805-1806年)里,开始有第一批他的哲学的崇拜者和鼓吹者。

但在1818年去柏林大学担任教授多年后,才建立起自己的哲学威望,在一致的思想基础上团结了一批忠实的学生。1826年在黑格尔亲自领导下创立“科学评论学会”,并在次年1月创办学会刊物《科学评论年鉴》。学会成立和年鉴出版,是黑格尔学派建立的标志。黑格尔学派通过“学会”广泛地吸收学术界和非学术界的人士参加活动,其中也包括一些非黑格尔主义者;他们还利用“年鉴”同“历史学派”和“福音教派”进行论战,并在普鲁士教育大臣的支持下逐渐形成一股在政治、学术领域有广泛影响的社会力量。

黑格尔学派的反对者。

黑格尔学派成立后,受到“福音教派”和“历史学派”的攻击。

1827年创办的《福音教会报》指责黑格尔哲学是泛神论或无神论。1829年又发表匿名文章《论黑格尔哲学或绝对知识和现代泛神论》,把黑格尔哲学说成是斯宾诺莎和谢林哲学中最坏部分的总结,认为黑格尔的绝对知识是理性发展的结果,是对神的否定,所以黑格尔才作出“上帝已经死了”这种无神论的结论。

同年,“历史学派”的克·魏斯发表《论当前哲学科学的立场,特别是它同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关系》一文,对黑格尔哲学进行了系统的批评。他认为,黑格尔体系内部存在深刻的矛盾,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是相互脱节和对立的。

在逻辑学中,绝对一开始就存在,认识是逻辑存在本身的活动。相反,在自然哲学中,绝对的存在被作为认识的彼岸东西,认识是逻辑理念在它异化世界中的活动。自然哲学不是体系的有机部分,而是附属物。把辩证法运用于体系是生硬的作法,因为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只能依赖观察、经验和历史,必须在时间空间中进行,而逻辑的辩证发展却是超时空的。

诸如此类矛盾,在黑格尔体系中没有得到解决。对“福音教派”的文章,黑格尔的追随者纽伦堡法官卡·格舍尔发表《论无知,同基督教信仰比较下的格言》(1829)进行反驳,力图证明黑格尔哲学同基督教信仰一致,认为宗教依赖于表象,哲学依赖于概念,而知识必须是概念和表象的结合。知识自身存在信仰,信仰作为一种信仰的知识,其本身也是知识。这篇文章受到黑格尔本人的赞赏,它的观点为后来的黑格尔右派定下了基调。

黑格尔学派内部的分裂。1830年,黑格尔的学生费尔巴哈匿名发表《论死与不朽》一书,提出了后来成为黑格尔学派内部争论的两个热点问题,即灵魂的不朽和上帝的个性。

费尔巴哈认为,个人的灵魂不死和上帝的万能乃是一种利己的虚无,人们应当克服对天国的寄托,而把全部注意力集中于现世生活。费尔巴哈的观点不仅是对正统宗教的批判,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黑格尔晚年力图使自己的哲学同基督教教义相调和的思想,是黑格尔学派中最早出现的不和谐音。1831年亨·布拉席发表《哲学的不朽,或如何表现永恒生命》,1833年德堡作家利希特发表《新的不朽说》,进一步发挥费尔巴哈的观点,否定个人的不朽。这些着作受到以格舍尔为代表的一批保守的黑格尔信徒的批评,从而拉开了黑格尔学派内部关于“不朽问题”论战的序幕。

但是在黑格尔逝世后的最初几年,黑格尔学派大体上还保持着学术上的一致,继续产生广泛影响,其范围从哲学波及具体科学如法律、历史、文学等,在德国思想界一度占据统治地位。1835年大·斯特劳斯出版《耶稣传》一书,在学派内部引起激烈争论,使内部意见分歧完全公开化。

1837年,施特劳斯在《黑格尔学派在基督教方面的各种派别》一文中,仿效法国议会议员在议会厅中按政治信念的不同而分坐在左右两边的做法,第一次把黑格尔学派内部的争论各方大体上划分为左派、中派和右派。后来又有人把左派称为青年黑格尔派,把右派称为老年黑格尔派。

属于右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格舍尔、加布勒、马尔海内克、欣里希斯、道布、亨宁、瓦特克等人;属于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施特劳斯、布·鲍威尔、埃·鲍威尔、费尔巴哈、施蒂纳、卢格等。但各派中某些人物的思想后来都有所变化。

两派的争论在1839年以前仅限于宗教方面,焦点是哲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黑格尔本人在这个问题上包含两方面的观点,一方面把基督教称为绝对宗教,强调宗教和哲学的一致,另方面又认为上帝的意识不过是人的自我意识。

黑格尔右派维护前者,力图用黑格尔的体系为传统的宗教信仰辩护;黑格尔左派一般强调后者,有的主张泛神论或无神论。1840年以后,两派的争论转移到政治问题上,右派要求维持现状,反对变革,在政治上持保守态度;左派不满现实,要求变革,持自由民主的立场。政治上的分歧,表现为公开的派别斗争,是造成黑格尔学派分裂的根本原因。

黑格尔学派的解体。导致黑格尔学派最后瓦解的原因并不仅是左右两派的争论,而是由于左派内部在理论上的分歧和政治上的分化。黑格尔左派在宗教、政治问题上同右派的斗争方面具有共同的立场观点,形成了从1835年到1844年间持续近十年的思想政治运动,即所谓“黑格尔左派运动”或“青年黑格尔派运动”。但是在黑格尔左派内部从来就没有基本一致的哲学观点和完全共同的政治主张,彼此之间不断发生争吵。其中最重要的是施特劳斯和布·鲍威尔关于“福音书”的争论。

施特劳斯认为,耶稣是一个历史人物,基督则不是历史人物而是信仰对象,福音书中的圣经故事没有历史真实性而只是流传的神话和作者的杜撰

布·鲍威尔则认为,福音书不可能是后人无意识的拼凑和杜撰而成,只能是抱着宗教目的的个别人物的纯粹自由创造的产物,而没有笔录流传的神话,只有把自我意识作为福音史的缔造者,才符合黑格尔哲学的精神。这场争论促进了黑格尔左派思想的发展,也引起当时哲学界神学界的关注。争论双方都是从黑格尔主义出发的,但施特劳斯要肯定实体的意义,鲍威尔则强调自我意识的作用。

这场争论暴露出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在黑格尔主义范围内已无法解决,从而加速了黑格尔学派的解体。1839年,费尔巴哈首先冲破黑格尔体系,发表了宣言式论文《黑格尔哲学批判》。1841年,黑格尔左派政治批判方面的旗手卢格出版的《哈雷年鉴》被查封后,又立即创办了《德意志年鉴》,公开号召黑格尔主义者参加政治斗争,在反对神学和哲学的奴役后还要反对政治奴役。1843年这份刊物受到官方巨大压力被迫停刊。同卢格一度合作的马克思在《莱茵报》被查封后,完全脱离了黑格尔左派运动。1844年后,施特劳斯、鲍威尔兄弟和卢格都转向了保守,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各自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1845年施蒂纳发表《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从主观唯心主义立场出发,既同费尔巴哈论战,又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评。他在理论上的混乱和政治上的无政府主义立场表明黑格尔左派运动到他那里已完全走上绝路。

至此黑格尔学派完全解体。

参见“老年黑格尔派”、“青年黑格尔派”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