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花经》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526页(632字)

亦称《妙法华经》或《法华经》。

据说是释迦牟尼后期为得道者所说的经典。“妙法”意为所说教法微妙“无上”;“莲花经”比喻经典的洁白美丽。经中主要宣说释迦牟尼成佛以来,现各种化身,“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弘扬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归一佛乘,调和大小乘的一切说法,以为一切众生,都能成佛。把诸法列在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教、本未完成等十种范畴之内。认为每一法具有一切智(观空的智)、道种智(观假的智)、一切种智(观中的智)三种因素,提出了实相即是经之正体。

《法华经》的汉译本有三种:(1)西晋敦煌菩萨竺法护于永康年中译,名为《法华经》,共10卷;(2)后秦僧人鸠摩罗什译,名为《妙法莲花经》,共8卷;(3)天竺沙门阇那崛多和达摩笈多译,共7卷,名为《添品妙法莲花经》。关于《法华经》的注疏,印度有世亲的释着。在中国南朝梁法云的《法华义记》,隋智凯的《法华玄义》20卷和《法华经文句》20卷,隋吉藏的《法华经论疏》3卷、《法华经玄论》10卷、《法华经游意》2卷、《法华经义疏》12卷,唐湛然的《法华玄义释籤》20卷、《法华文句记》30卷,唐窥基的《法华经玄赞》10卷。

此经在中国和日本颇受人重视,成为中国佛教天台宗和日本日莲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

后人将此经与《无量义经》、《观普贤经》合称为“法华三部经”。天台宗根据《法华经》提出了“诸法实相,二谛圆融”的观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