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605页(3554字)
人格主义主要致力于人格——即具有人的自我意识的精神实体的探讨,以论证一种宗教的伦理及生活价值的必要性、可能性。
人格主义的哲学实质是宗教的唯心主义。
人格主义并没有系统的思想体系。它的主要观点,散见于各个人格主义代表人物的着述中。这些人物,主要分别在英、法、德、美等国。在英国,绝对唯心主义的后期代表麦克泰加和着名唯灵论者华德与人格主义关系密切;在法国,有新康德主义者雷诺维叶,以及法国人格主义的主要代表莫尼埃;在德国,人格主义者的主要思想来源是莱布尼茨和洛采,以及与人格主义思想接近的生命哲学家奥伊肯;而人格主义影响最大的国家是美国:首先是鲍恩,他代表了第一代美国人格主义哲学思想,其主要着作是《形而上学》和《人格主义》;第二代的美国人格主义代表是福留耶林和布莱特曼。此外还有影响较大的人格主义者霍伊森、伯托西、霍金、魏尔克迈斯特等人。
人格主义的理论特征是将宗教教义(主要是新教的教义)与资产阶级所信奉的社会价值观念结合起来,企图在资本主义社会精神、伦理等面临空前危机的现实中,找到一条既符合宗教信念的根本精神(上帝的信念),又能达到尘世社会的人的理想,(人性的自我完善)的出路。在人格主义者看来,正是人格及其对它的认识,沟通了宗教信仰和尘世生活的隔离。
人格应当成为哲学及精神科学研究的中心。
人格,是人格主义哲学研究的核心和出发点。人格即是人所表现出的精神特质,是指人所具有的自我意识、主观意志、内在目的性等特性。但是,人格主义者认为人所具有的这些人格特性,实质上是整个宇宙都在不同层次上潜藏和表现出的普通特性;宇宙是一个庞大的人格体系。
人格体系的本性——精神的主观性,才是宇宙的本质。这样,人格主义就给客观存在的宇宙万物,蒙上了一层主观意识的伦理、目的论色彩。并以其拟人化的手段,使整个宇宙,自然都充斥着人的意志、人的情感。
所以,人格主义认为,整个宇宙和世界都具有像人一样的价值趋向:趋向于一个统一、和谐、完满、终极的善的目标,这也就是宗教中的上帝。人格主义是通过拟人化推论出上帝的存在,并通过上帝的存在,宣扬整个宇宙以及人本身的神化,以便给人的生活赋于一种绝对的价值。在人格主义看来,如果没有一种具有完美人格的上帝的存在以作为伦理价值的保证,人的自我超越和道德完善是不可能的。在这个意义上,人格主义者认为,即使是人本主义的学说,实质上也隐含着最终的人格主义结论:在赞美人的时候所宣扬的人的类本质,实质上就是上帝的代名词,当把宇宙人格化后,人与神的鸿沟就被超越了:神是作为类的人、完善的人、作为目的的人;神具有人格和人充斥着神性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了。人格主义者以为这样就能脱离唯物论和唯心论的理论框架,推出一种新的宗教唯心主义哲学。
事实上,无论是从它表白的拟人化的宇宙观,还是从它由这种人格化的拟人观导致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学说以及宗教信仰主义的社会伦理观,都可看出其哲学不过是中世纪宗教神学,糅合了唯心主义的一些哲学理论,在新的条件下的翻版。
人格主义者为了扩大自己思想来源的范围,把哲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一些强调精神超越作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许多哲学思想,都说成是人格主义思想的来源。例如,人格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布莱特曼就说:“作为一个历史的运动,人格主义是很难分界的,例如,赫拉克利特、阿拉克萨奇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普罗提诺、托马斯·阿奎那、乔尔丹诺·布鲁诺和笛卡尔,至少都是先期的人格主义者。”但是,对人格主义影响最大的,还是基督教神学、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康德哲学和伦理学中的主体性意识、洛采的目的论唯心主义,以及现代的柏格森和宗教哲学思潮(主要是新黑格尔主义的一些流派)。
从理论发展的背景上看,人格概念之所以在当代提出,是因为自然主义、唯物主义、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和现代科学的兴趣,以及由此带来的重视实际和实用的浪潮,把人的精神特质越发引诱和归结为自然的、物质的价值序列;而人格概念的提出,就在于从根本上继承和总结哲学史、宗教史中唯心论和有神论的思想,进一步发展这些思想中对人的精神向更高的神的境界超升的强调。
就世界观方面看,人格主义者一般并不简单地否认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但他们认为哲学的任务并不是研究脱离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世界,而是研究人的内心世界,即研究“心的存在”,只有从心的存在,才能找到人格的基础,找到解决一切哲学问题“钥匙”。
这样,作为精神存在的人格在人格主义那里,就成为具有至高无上的意义的东西了。虽然人格主义哲学从根本上看是唯心主义的,但同贝克莱等人鼓吹的主观唯心主义相比,有以下一些特色:第一,人格主义者在论证人格派生万物时,强调人格的能动创造作用。他们不是把人格看成一个被动的、接受感觉的实体,而是把人格看作在宇宙中生生不息的创造力量。第二,人格主义者特别强调人格是一种情感、意志的力量。
也就是说,人格与人的主观欲望、伦理道德目标有密切的关系。这样,人格的力量就能落实在每个个体切实可感的情感和意志上面,而不是像黑格尔哲学那样,化为超越个体感觉的抽象的逻辑图式。
第三,人格主义者竭力设法利用自然科学中由于现代物理学体系的革命和革新而发生的重大进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只承认物质的质量、广延性、惯性和运动的实在性的唯物主义已被从20世纪的世界观中赶出去了。原子由于最新的科学发现已变成不是物质的,而是能量的东西;而且就具有创造性的精神能动性来看,在作为自动之源的能量概念中包含有唯意志论的唯心主义内容。而在同时,唯物主义也离开固态的原子观,开始谈论能量世界、力场形式,强调进化和功效这些比较灵活的物质形态了。
而这些,在人格主义者看来,似乎证明了宇宙越发转向人格化、拟人化。从整体上看,人格主义的特点并不在于抽象地谈论本体论和认识论这些欧洲哲学的老问题;而是关注与人生有关的“宗教-伦理问题”。乍看起来,在有神论的立场上去考察人格的建立、发展以及人格的自由问题,是与上帝主宰一切的宗教信念相矛盾的。
而人格主义哲学的最终问题,正是要调和宗教与哲学、上帝与人、整体与个人的二律背反引起的精神冲突。
这样,在人格主义者看来,在强调上帝、整体等精神最高价值时,又不否弃人的自我、主观能动性及个人的自由选择;同时,在强调个人的人格意识时,又要尊重最高的、神圣的、整体的原则,不要落入自我中心论。
人格主义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由抽象到具体,由哲学到社会科学各个领域渗透的过程。
在美国,首先是第一代人格主义者鲍恩系统地论述了人格唯心主义的有神论本质,奠定了美国人格主义的主要原则。后起的人格主义者霍伊森一方面坚持人格主义的有神论倾向,一方面提出了形成以后整个人格主义所特有的唯心主义多元论原则:这就是以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来反对“绝对唯心主义”(主要是新黑格尔主义)。
霍伊森的多元主义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民主理想的哲学表达。
进入20世纪后,鲍恩的学生福留耶林和布莱特曼,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文心理,在保持人格主义学说中有神论和多元论的前提下,将人格主义哲学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价值哲学问题上。他们着重研究价值的等级序列,以及人格在这些序列中的位置,试图从伦理观问题上,给人格主义哲学找到一条出路。在法国,人格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雷诺维叶(强调单子式的人格)到莫尼埃和拉克鲁瓦、内东塞尔、朗兹贝格、马迪尼埃、鲁热莱等人的发展过程。
法国人格主义的思想来源非常复杂,表现出不同的思想色彩。在法国人格主义的早期,主要受新托马斯主义者马里坦和东正教的存在主义者别尔嘉也夫的影响。
另外,还有天主教现代主义者布朗德尔、法国宗教改革家和作家佩奇、哲学人类学家舍勒、天主教存在主义者马塞尔等人对人格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法国人格主义者及其信徒始终否认人格主义是一种特殊的系统的哲学;他们比较乐于认为人格主义是一种渗透在各种极其不同的哲学概念和领域中的“人格的灵感”或“人格的精神”,从来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自成体系的哲学派别。
这样,人格主义在法国的发展,主要并不表现在哲学理论上的论证,而是对各种社会科学及其所涉及的问题的渗透。
二次大战后,整个欧美哲学由于鲜明地划分为分析(科学哲学)和人文(存在哲学)两大阵营,人格主义的影响和发展日渐式微。但在宗教、文化领域,仍有其思想的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