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理智新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611页(1408字)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的一部主要哲学着作。
在这部书中,莱布尼茨站在理性主义先验论的立场对英国经验论哲学家洛克在《人类理智论》一书中所阐发的经验论的观点作了系统、全面的反驳。1690年洛克发表了《人类理智论》,1700年出版了该书的法译本,莱布尼茨在深入钻研该书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一些章节作了简评,并曾发表。以后为了论辩的方便及使读者更易于了解双方的观点,他用对话体写了《人类理智新论》,大约在1700年完成初稿。
但洛克正好于1700年逝世,莱布尼茨不愿意发表一部反驳一位已故作者的作品,手稿因此搁置下来。直到莱布尼茨逝世后约50年,即1765年,汉诺威文物馆长拉斯普在编纂出版莱布尼茨的拉丁文和法文哲学着作集时,才首次将这部书公开发表。
在《人类理智新论》一书中,莱布尼茨从他的单子论的理性主义形而上学体系出发对洛克经验论的认识论作了系统的批判。
洛克针对理性主义先验论的天赋观念思想提出了着名的“白板说”,主张人的心灵最初是一块“白板”,人类的一切知识观念都得自后天的经验。莱布尼茨则从他的理性主义的单子论出发,认为单子这一精神实体是孤立、封闭的,没有可供事物出入的窗户,所以不可能从外界得到观念。但一切单子都具有知觉这种表象世界的能力,单子知觉的发展变化与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有一种“前定和谐”,所谓认识就是人类灵魂这种单子凭其知觉根据“前定和谐”对世界的反映和表象。莱布尼茨根据知觉清晰程度有一发展过程,主张观念并不是现成地,清楚明白地存在于人心之中,而只是作为一种倾向、禀赋、习性或自然的潜能天赋在人们心中,这种潜能伴随着与它相应、却又感觉不到的现实,只有通过思维的加工,才能使得这些观念清晰地显现出来。
这就类似于一块有纹路的大理石,一种特定的图象已潜在于其中,所要做的无非是通过加工使这些图象更清晰地显现出来。
在先验论的基础上,莱布尼茨进而又提出了他的真理论。
针对洛克主张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的观点,莱布尼茨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两种真理的学说。他认为真理分为两种:理性的真理和事实的真理。前者的依据是矛盾律,其反面因存在矛盾而不可能,因而具有必然性;而后者的依据是充足理由律,其反面是可能的,因而只具有偶然性。
数学、逻辑、形而上学、伦理学、神学、法学等等都属于理性的真理,这些真理的证明来自天赋的内在原则,可以根据矛盾律从自明的公理推论出来,所以这是一种先验的真理。自然科学和常识属于事实真理,事实真理在一定意义上是根据经验的,这种经验并非是外物给予人的印象、观念,而仅仅是心灵中所固有的较低级的“微知觉”,即暗淡、模糊的知觉的发展。在真理问题上,莱布尼茨也是坚持先验论的原则。
莱布尼茨在批判唯物论的经验论时指出单凭经验是无法掌握普遍必然的真理,只有理性才能达到这一点。这确实抓住早期经验论完全否认理性认识的作用,片面夸大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的错误,具有合理的辩证法思想。
莱布尼茨与洛克争论的另一重大问题是关于物质能否思维的问题,洛克认为物质存在着思维的可能性,莱布尼茨则根据当时旧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被动的、惰性的东西这种对物质的片面的、狭隘的理解,否认物质是实体,莱布尼茨认为倘若物质能思维,就是把物质以奇迹的方式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