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612页(1248字)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在世时写的最后一部着作,于1798年出版。
又译为《实用人类学》。它是康德在20多年人类学教学的基础上写成的。最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近二三十年以来日益引起人们注意。1987年重庆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版。全书包括“人类学教授法”和“人类学的特性”两大部分和一个“前言”。
在“前言”中,康德指出人的生理学和人种学应排除在实用人类学之外,因为人的体质状况是人所无法支配和改变的,是“自然从人身上产生的东西”。
实用人类学则是确定“人作为自由行动的由自身作出什么,或能够、应该做出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作为“世界公民”的人。换句话说,康德的实用人类学感兴趣的问题是:人是如何塑造自我,他人对我起什么作用。
“人类学教授法”从结构上与康德的整个哲学体系是一致的,即按照心灵的三种功能——认识、快感、欲求的机能,分为3章。
正是这三种功能决定了康德三个《批判》的内容。《人类学》在对这三种能力的考察中,侧重于批判哲学所忽视的或者说没有引起更多注意的关于人世、人的感受、意向和行为等问题,而把“先验哲学”中纠缠不休的“物自体”等问题排除在外。在“论认识能力”一章中,他着重考察了“经验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注意力、抽象力等)、五官感觉及“辩护”,想象力及其在记忆、联想、预感、晕眩、梦幻和陶醉中的表现和它的各种各样的病态活动等。
在对心灵的三种能力的分析中,康德解剖了人的不同心理结构。它蕴含了康德对人、对人的历史的总看法:现实的人,人性是恶的。
利己主义(包括逻辑的、鉴赏的和实践的利己主义)的种子包含在作为人类理性最根本标志的自我意识之中,但人能够通过在历史中的不断发展而使自己日益趋向完善化、道德化。如人虽然处于痛苦之中,但这痛苦能不断地刺激人的生命力,使之不断地去追求完善。
“人类学特性”占本书的篇幅很少。在这里,康德首先分析了人的不同个性、气质,不同性别特性和不同的民族、种族的特性。
在这些不同中,人们又结合在一起,作为“类”而体现了人的本质。在对这些差异的分析中,康德分别指出了它们的长处和短处。例如,他在对民族差异的分析中指出各民族都有自己个性的局限性,它们只有通过相互交往,相互补充,达到一种“世界主义”的和谐,但同时又各自保持自己纯粹的民族特色,这样才能共同走向人的目的。最后,康德从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上对人的“类的特性”进行描述。人与动物是有本质区别的,人是地球上唯一的具有理性的自由存在。具体体现于人的生存手段上的“技术性素质”,社会生活的“实用的素质”和人的“道德的素质”。
“人类从根本上说是集体性”,“……会逐步地走向一个世界公民社会。”
《人类学》是康德整个哲学的结束,但同时又是开始,《纯粹理性批判》则处在这条道路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