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阿毗达磨义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668页(881字)

佛教论书。

公元12世纪后锡兰长老阿耨多罗撰。南传上座部佛教论藏哲学纲要书。共9品,5万余字,依内容又可分为心、心所、色、涅槃四部分。前5品介绍心、心所法,把上座部基本的六种心法,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与欲界、色界、无色界和出世间相应,组成121心,即121种心理状态。

再立52心所(52种心理活动要素),依心与心所相应的关系,又分为一切心心所、杂心所、不善心所、善心所四类,并将它们与121心授受相应。心识活动有14种特征,每个心识具有1至5种作用,分别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门对应,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处所缘,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所依或无所依。在14作用中,心识活动的过程或路线是“毗提”,按不同心识种类的划分有六门毗提、三界毗提、出世间毗提的不同表现形式,它们既是世俗之人和圣贤所有,也是禅定者心理的显现。此外还有一种潜在的毗提——“离毗提”,它具有下意识的作用。整个毗提活动皆处于有分、结生、死三种情况,人们的心理活动就是由生到死、以死转生的生死相续中轮转。第6品阐述色法并略论涅槃法,列举了由四大种(地、水、火、风)和所造色二大类构成的28种色的性质,并且分析了一切色法生起的原因,指出色依业、心、时节、食物四力共生或不生,及色法由许多物质原素聚合的“色聚”过程,一切色中有21聚,每一聚中又由8至13种原素组合。有情众生因聚而生,因聚而长,因聚而灭。第7品是对广集经论中的法相名数作了解释。

第8品用种行相和不同角度述及了12支缘起,立24缘之名,解释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种种关系及佛教认识论的反映论。第9品述禅定实践和禅定境界的差别。

此论在南方上座部论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有前人遗产的汇释,又羼有当代人的见解,是整个论藏的概要,被称为“论中之论”。

一般认为通过学习这部论书,可以掌握研究论藏的钥匙,在南方佛教国家凡研读论学的人必读此书,佛学院里有专门的功课,并要求学生将全文背诵。

此书于1910年被译为英文,汉文版于1986年译出,此外还有10多种其它文字的译本或版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