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常住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683页(554字)

印度古代流行的哲学理论。

或译“语言不灭论”。在梵书时代《百道梵书》认为语言就是整个宇宙,显示了无限的、永恒的实在,此为声常住论的雏形。这种思想在后来文法学派和婆罗门教的古典哲学派别中得到了发展。据汉译史料,印度持声常住论的基本派别有二类:第一是婆罗门教、吠檀多学派主张“明论声常”即声常论。他们认为人们所有的概念和语言(声)都是吠陀或梵自身(表现吠陀文句)借着发声的机缘而显现的永恒实在,因此人们的概念和语言不是人们自身的东西;第二是胜论等古典哲学派别主张的“声明记论”。这种理论大致又可分为二种。(1)是“声显说”,认为我们的概念和名称皆由言语而得,语言则由相应的根底即实在的声显现出来,但实在之声不一定都是吠陀或梵本身的种种显现,每一种声都是它的相应实在(体)之显现;(2)是“声生论”者。认为声本来是无,可是声发出之后,却成为永恒的存在。弥曼差派则认为吠陀的权威和可信的语言是独立的认识来源,声不是一种单纯的名称或概念,在它的背后有着不变的实在。

并对声常住论进行了繁琐的论证。该派一方面反对胜论-正理论等主张的声无常论,另一方面又反对吠檀多主张的声常住论,故强调声音是永恒的实在。我国古代佛教徒常把“语言不灭论”看作是弥曼差的特有思想,这是不够全面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