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哲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702页(572字)

意大利西方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指的马克思主义和他自己的哲学。

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既不是唯物主义一元论,也不是唯心主义一元论,而是“实践的一元论”。实践是人类改变自然界的历史活动,是物质和精神、人和自然在“具体历史行为中的对立物的同一”。但在他看来,任何东西只有在实践中并同实践有关才有意义,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只能作为实践的构成要素而存在于实践之中,不能独立地存在于实践之外。实践是世界万物赖以存在的本原,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都不过是实践活动的表现形式。

所以,绝“不可以把物质作为它本身来考察,而必须作为社会地、历史地为生产组织起来的东西来考察”。离开实践而谈论物质的客观性,同承认先于人类之前的精神一样,都是空洞的形而上学,是导源于宗教信仰的“神秘观念的残余”。

既然实践是物质和精神、人和自然的“对立物的同一”,那么“实践一元论”哲学就既回到了哲学唯物主义,同时又包括了高度的唯心主义文化,这就避免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执一端的片面性,恢复了它们二者的“辩证统一的综合”。见于社会历史领域,“实践哲学是绝对的历史主义,是思想上的绝对世俗化,历史上的绝对人道主义”。他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抹煞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首要性。

所以有人认为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具有唯心主义倾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