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二十论》
书籍:东西方哲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780页(457字)
亦名《二十唯识论》、《摧破邪山论》,大乘佛教唯识学派主要论着。
世亲(320-400年)着。《唯识二十论》和《唯识三十论》是世亲叙说唯识学说的代表作,《论》中用心、意、识说明唯识的理论,主要以成立唯识学说为宗。在论述唯识时认为,识生起以后有一种作用,能够把识的一部分转变成心的对象。
他认为人们所执着(认识)的外境并不存在,只不过是“识所变”的错误认识,而将此执为外境,这是属于三性中的遍计所执。
由识所变现的一切只属于内识,而非识外。“境”仅仅是认识的一部分,是以识为本质。
世亲的这种观点构成了“唯识无境”论。它来自《十地经》中的“三界唯心”。
在中国,《唯识二十论》有唐玄奘的译本,共一卷。全论五言偈颂二十一行,最后一行偈颂为结叹。另有北魏菩提流支的译本,书名为《唯识论》(又名《破色心论》一卷)。南朝陈真谛的译本名为《大乘唯识论》,共一卷。
后来这部论成为中国佛教派别法相宗的主要依据。但这种思想在中国只流传了几十年。
上一篇:唯实论
下一篇: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