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102页(908字)
西汉前期第一代软(dài带)侯、长沙国丞相利仓家族墓葬。
在今湖南长沙市东郊马王堆。1972—1974年先后两次发掘了三座墓。1972年发掘1号墓,1973年冬发掘2号墓、3号墓。
三座墓全由坟丘、墓道、墓坑、墓室四部分组成,形制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带斜坡墓道。1号墓墓主系利仓之妻辛口,埋葬最晚,尸体完整,年约50岁左右,仰身束肢直伸,裹殓衣、着衾被、丝麻织物20层,就年代悠久、组织结构保存情况言,为世界尸体保存记录所罕见。4棺1椁。丝织衣物全系家蚕丝织造,其中绒圈锦的发现,证明绒类织物乃我国古代一创造发明。薄如蝉翼的素纱,说明汉初缫纺技术已达较高水平。出土瑟、竽、竽律3种乐器,保存完好。出土竹简312枚,简长27.6厘米,每简字数2—25字不等,墨书隶体,部分带有小篆笔法,以细麻绳分上下两道交错编联成册,系一册随葬器物单(即“遣策”)。2号墓墓主利仓,死于吕后二年(前186)。墓中发现“轪侯”、“长沙丞相”、“利仓”印文铜印、玉印。
棺椁已朽,推测为2棺1椁,早期已被盗,骨骼散乱。3号墓墓主系利仓之子,埋葬时间为汉文帝初元十二年(前168)二月,出土时仅存骨骼,30岁左右。
三棺一椁。墓东漆盒内帛书26件,有重要学术价值(参见“马王堆帛书”)。
出土“遣策”竹简403枚,医书简200枚(其中木简10枚),另木牍7枚。长度、形式、书体与1号墓所出同,然简文内容涉及车骑、乐舞、僮仆等。出土瑟、竽、琴、箫。三座墓葬随葬品以漆器数量最多,器形有鼎、盒、壶、锺、钫、匕、卮、勺、耳杯、耳杯盒、盂、案、匜(yí移)、食奁(lián连)、多子奁、撮箕、几、屏风、博具等,个别加饰铜扣、镙钿。
大型漆器用木胎,小型漆器多用夹纻胎。装饰手法有漆绘、粉彩、锥画(即针刻,汉初新工艺)。花纹有云纹、龙纹、凤纹、动物纹、草叶纹等。出土多种泥质灰陶器及各种硬陶罐。
另有歌舞俑、女侍俑等着衣木俑、立俑、乐俑等彩绘俑,辟邪用桃木俑,凡260余件。帛画5幅。马王堆汉墓的发掘,为研究西汉初期的历史,考查当时手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文化艺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