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山东人民出版社《财税会计辞典》第57页(883字)
是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经济思想,为资本主义总危机时代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典型表现。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产物。
作为凯恩斯主义理论基础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基本观点是:社会的就业量决定于有效需求的大小。所谓有效需求,是指预期可给资本家带来最大利润量的社会总需求,它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部分。有效需求最终是由“消费倾向”、“对资本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和对货币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与货币量决定的。消费倾向(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凯恩斯认为消费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总是小于收入的增加)决定消费需求。对资本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决定“资本边际效率”(即预期的利润率);流动偏好(即以货币形式保持自己收入的心理动机,它决定对货币的需求量)和货币量决定利息率。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决定投资需求。凯恩斯认为,由于这些基本心理因素作用,既引起消费需求不足,又造成投资需求不足,从而使社会就业量在未达到充分就业之前就停止增加,形成大量失业。认为经济危机的爆发,主要是由于资本家对投资的未来收益缺乏信心,引起资本边际效率“突然崩溃”的结果。
凯恩斯理论的政策结论,就是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的追随者们把《通论》提出的政策更加具体化,特别强调财政政策的能动作用。他们以提高需求,实现所谓稳定增长为目标。在财政货币政策上,主张在萧条时期刺激投资和消费,在高涨时期遏制投资和消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都先后推行凯恩斯主义的财政、货币政策。这些政策虽对缓合经济危机和失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深,失业和危机并未消除,财政赤字大量增加,通货膨胀有增无已,使资本主义经济陷于“滞胀”的困境。实践证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已陷于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