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场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当代国际贸易与金融大辞典》第19页(566字)

一种阐明经济一体化、共同市场等经济现象的经济理论。

认为组织带有制度性的国际(区域)经济统一体,有利于把被保护主义肢解了的分散、孤立的市场统一起来,结成大市场,通过大市场内的激烈竞争,进行大批量生产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实现技术利益。其代表人物是西陶斯基(T.Scitovsky)和德纽(J.F.Deniau)。

西陶斯基从分析西欧高利润率、高价格、市场狭窄、低资本周转率的恶性循环出发,指出只有组成共同市场或贸易自由化条件下的激烈竞争才能打破这一恶性循环。

竞争激化,价格下降,迫使人们转向大批量生产,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同时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过去只供少数人消费的高档商品会成为多数人的消费对象,进而形成大市场→大批量生产→成本下降→大量消费→竞争激化的良性循环。德纽的主要观点是:只有市场规模迅速增大,才能促进和刺激经济扩张。在大市场内,机器的充分利用、大量生产、专业化、最新技术的应用、竞争的恢复都会使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下降;再加上取消关税也能使价格下降一部分。

从而导致购买力的增加和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某种商品的人数增加以后,又可能使这种消费增加、投资进一步增加,经济就会开始其滚雪球式的扩张。消费的扩大引起投资的增加,增加的投资又导致价格下降、工资提高、购买力全面增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