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左翼文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20世纪外国文学辞典》第621页(733字)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时期形成的美国文学主流。

又称美国无产阶级文学。是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要求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崭新文学。它继承了德莱塞、L.斯蒂芬斯、辛克莱的现实主义传统及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精神。

其影响一直延伸到50年代。先后创办过《解放者》(1918~1924)、《工人月刊》(1924~1926)、《新群众》(1926~1948)等杂志。全盛时期,具有全国影响的自由派杂志《新共和》、《民族》等也向左转,推动了中间派作家也转向革命。主要小说家和小说有高尔德的《没有钱的犹太人》(1930)、J.康罗伊的《被剥夺权利的人》(1933)、R.坎特韦尔的《丰饶的土地》(1934)、赖特的《土生子》(1940)和尔兹的《潜流》(1940)等。有些着名作家反映社会现实和劳动人民斗争的作品如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1939)、多斯·帕索斯的《美国》三部曲(1930、1932、1936)、法雷尔的《斯塔兹·朗尼根》三部曲(1932、1934、1935)等,也被列入左翼文学范畴。

主要剧作家和剧本有马尔兹的《和平降临大地》(1933)、奥德兹的《等待左派》(1935)、劳森的《进行曲》(1937)、M.布兰克福与高尔德合着的《战斗之歌》(1936)等。主要人和诗集有麦克利什的《洛克菲勒城壁画》(1933)、桑德堡的《人民,是的》(1936)、休斯的《新的歌》(1937)等。左翼报告文学也有很大发展。出现了J.诺斯、J.斯皮瓦克等着名记者。

在国外,斯特朗、J.库尼兹、史沫特莱等人把美国左翼文学与世界人民革命斗争联系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左翼文学运动受白劳德修正主义和麦卡锡反共迫害的双重打击,渐趋衰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