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不完善模型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697页(1335字)
以市场不完善为基础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现象的一种理论。
这一理论的创始人是S.H.海默。跨国公司在国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与当地企业相比面临着一系列额外的劣势或成本。其中包括:文化、法律、制度及语言差异,对当地市场情况缺乏了解,汇率及政治风险,因距离问题而发生的各种通讯及运输成本,等等。
因而,要在国外成功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跨国公司就必须拥有能抵消这些劣势而有余,且当地竞争者无法分享的优势。
要具有可开发性,这些优势还至少部分地为企业所专有,并可在企业内进行空间转移,因此也有人称之为企业专有或所有权专有优势。在传统的企业理论中,完全竞争是一种常态。
企业不拥有市场力量,它们生产同质商品,拥有相同的机会获得各种生产要素,因此任何一个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都无优势可言。进而,国际直接投资也就无法得到解释。
只有在国内及国际的市场不完善条件下,企业才能获取垄断优势,并通过国际生产予以开发。市场不完善或对完全竞争的偏离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商品市场的不完善,包括:产品差异、商标、特定的推销技能及定价共谋;第二,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善,表现为特殊的管理技能、进入资本市场能力的差异、受专利保护的技术;第三,外部及内部规模经济的存在;第四,政府的税收、关税、利率、汇率等各种政策也有可能造成不完善市场。
在上述意义上,国际直接投资是市场不完善的产物。对这一理论的一项发展是R.E.凯夫斯(1971年)对企业技术优势的分析。
他指出,广义的技术优势包括特定的推销技能、优越的组织与管理,以及产品与工艺技术。从本质上来讲,技术优势反映了企业对知识的占有。
在企业内部,这种知识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这也就是说,企业一旦开发出来,其海外子公司可在母公司不花费任何额外成本的条件下获得并加以运用。相反,竞争者要获得这种知识则需花费成本。
这种知识在企业内转移比在企业间转移更为容易。当知识市场或技术市场不完善时,企业在内部应用这种知识比出售给其他人将能赚取更高的利润。
从而,对外直接投资得到了解释。对市场不完善理论的另一项发展是尼克博克(1973年)对产业组织的分析。他宣称,某些产业的寡头结构也是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并且还是企业“追随领先者”行为的主要动力。
在寡头模型中,由于企业数量很少,所以作为一种防御战略,每个企业都有动力追随竞争者进入外国市场或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市场不完善模型既可解释水平对外直接投资,也可解释垂直对外直接投资。前者是为了在国外生产与本国相同或类似的产品;后者则是为了在国外生产原材料或其他生产投入品以供应本国企业或其他国外子公司。
同时,该模型不仅有助于说明企业在国际间的扩张,而且有助于说明企业在国内的扩张。可是,由于该模型预先假定了企业能意识到业已存在的各种有利机会,所以它还需要全球视野模型予以补充。此外,该模型所强调的是企业专有的所有权优势,但所有权优势的存在只是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而它没有能说明为什么利用直接投资方式比利用其他方式,诸如出口、出售许可证,更有利于开发企业的专有优势。
最后,企业专有优势是否会随时间变化而改变,倘若发生了变化,它会对企业的投资决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