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414页(816字)

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用“循环积累因果关系”论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的变动问题,他认为,地理上的二元经济产生的原因在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别性,主要是地区之间人均收入和工资水平差距的存在。

在经济发展初期,各地区的人均收入、工资水平和利润率是大致相等的。这时,如果某些地区受到外因的作用,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就会出现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会使地区间在人均收入、工资水平和利润率等方面产生差距,这种差距的出现会进而引起累积性因果循环,使发展快的地区发展更快,发展慢的地区发展更慢,从而逐渐扩大地区间的差异,形成地理上的二元结构。由于这种结构的存在,要素将不会如新古典主义者所说那样,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流动,使两个地区逐渐得到均衡发展。

以劳动力为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达地区对其他地区劳动力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快,物质资本和技术的聚集量大,因而需要大量的企业家、技术人才、熟练劳动力等质量较高的劳动力,从不发达地区看,通常也只有受过教育的人和熟练劳动力才能支付得起向其他地区迁移的费用,流出的大多是质量较高的劳动力。

于是,发达地区因流入高质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其经济进一步快速增长,并创造了对资本等其他要素的需求,从而提高各种要素的报酬,并进一步促进其经济发展,相反,落后地区因丧失优质劳动力而阻碍了经济增长,并减少了对其他要素的需求,从而降低各种要素的报酬,并进一步阻滞其经济发展。缪尔达尔说,这两方面的结果都会产生累积性因素循环,扩大了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差异。

这一情况造成的劳动力、资本、技术、自然资源等要素收益差异吸引而发生的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缪尔达尔称之为“回波效应”(backwash effect),即经济发展过程中落后地区受到发达地区不利影响后所产生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不良后果。

参见“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