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舷
书籍:国际惯例词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00:53:39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复旦大学出版社《国际惯例词典》第610页(547字)
船舶浮于静止水面时船的舷边最低处至水面的垂向距离称为船的干舷。
干舷大小对船舶性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干舷愈大则船的储备浮力也愈大,船舶愈安全。但是船的干舷增大也增加了船舶自重,从而减少了船舶的载重能力,对营运经济性不利。
为了保证民用船舶合理的安全性,须按有关规范勘定船的干舷,它是在船中处从甲板线上缘量到有关载重线上缘的垂向距离。
对于海船,通常是指夏季最小干舷,是在海上航行的一种海水干舷;船航行在淡水中适用的干舷称为淡水干舷。根据船的类型、舵区、季节、船长等,按有关规定可得出在某种情况下所许用的最小干舷。
1930年和1966年国际海事组织举行会议,为保证海上人命财产安全的需要,对国际航行船舶制订了《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不适用于军事船、小型船和渔船),作为勘定载重线的标准,以确定船的干舷。我国于1959年颁布了《海船载重线规范》,1975年作了修订。
对内河船的载重线也有相应的规范。军用船的干舷是指中剖面(或最大横剖面)处设计水线至露天全甲板表面舷边处的垂向距离。增大干舷有利于提高船的储备浮力和大倾角稳性,也可减少甲板上浪的机会,但对船的受风面积和在风浪中的运动将有影响。实践表明,装载量过重,干舷不足常是海难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