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照会问题
书籍:义和团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2 02:41:55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义和团大辞典》第388页(640字)
据恽毓鼎《崇陵传信录》记载:1900年6月16日夜,江苏粮道罗嘉杰遣其子向荣禄密报洋人照会一件,其中内容有四条:1.“指明一地,令中国皇帝居住”;2.“代收各省钱粮”;3.“代掌天下兵权”;4.“勒令皇太后归政”。
次日黎明,荣禄向慈禧报告。“太后悲且愤”,紧急召开御前会议,宣告“照会”前三条,表示决心一战,群臣皆表示“愿效死力”。长期以来,史学界不少人根据这一记载认定,慈禧太后决定向外国宣战是由于被“假照会”激怒。但也有人认为上述记载有不少疑点:第一,既然说是外国照会,就应由外国公使递交清政府,而不可能对清政府“保密”,也无须由罗嘉杰告密。
慈禧太后和荣禄应懂得这一常识。第二,宣战之事关系重大,慈禧不可能根据一个来历不明的消息就作出决断,而不派人到外国使馆核实。
第三,恽毓鼎说,会上,慈禧派立山等“往使馆,谕以利害,若必欲开衅者,可即下旗归国”。但据英国蓝皮书记载,6月18日立山等到英使馆谈的是要求西摩军停止前进,而未涉及和战与撤使。第四,会后派往使馆的立山等均系主和派。即使慈禧一时被“假照会”激怒而不暇辨别真伪,立山等也必然会向英国公使查询。但据英国公使记载,立山等根本未提及照会之事。第五,恽毓鼎断言假照会是促使清廷对外宣战的原因后,又说:“其实某官轻信何人之言,各国无是说也。故二十五日宣战诏不及此事。”意思是说,在宣战之前,清廷已知并无此照会。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宣战?显然自相矛盾。
总之,对恽毓鼎的说法不宜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