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4 23:20:39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547页(316字)
孔子的教学原则。
出自《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
复,再告也”。意思是说,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郑玄在《论语注》中说:“孔子与人言,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如此则识思之深也。说则举一隅以语之,其人不思其类,则不复重教之。”孔子很重视教学中灵活性的运用,认为求学者必须动脑思考问题,这样指出其一,则知其余。
否则,若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就说明这个求学者不值得再教了。由此而来的“举一反三”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成了一个重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