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则鸣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479页(717字)
唐韩愈提出的关于作家生平际遇与创作之间的关系的见解。
他在《送孟东野序》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他认为,人们创作文学作品,发而为言辞,是因为其心中郁结着不平,或处于不合理的社会地位,或遭遇不公平的生活境遇,是有所不平而鸣。他指出了文学作品的创作和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自身遭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一个重要方面揭示了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某种规律性。在封建社会里,人们的才能得不到施展,正义得不到伸张,人民的苦难得不到解除,于是,那些有才华,富于正义感,同情人民的文学家锐敏地感受到那一切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通过文学作品表现出来,“其歌也有恩,其哭也有怀”,反应出真挚而激越的感情,这就是不平之鸣。韩愈还指出,各个时代的优秀诗人、作家都是历史上的善鸣者:“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汉之时,司马迁、司马相如、杨雄是最善鸣者;唐代,“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
这些善鸣者的共同特点,是以其作品反映现实世界存在的种种矛盾与不平,表达对不公平的现实世界的反抗与不满和对被压迫者的同情。可见,不平则鸣实际上概括了文学反映现实中的矛盾斗争这样的基本原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韩愈的不平则鸣说,继承了司马迁发愤着书的思想。韩愈还说过:“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荆潭唱和诗序》)。这可以和不平则鸣说互相印证。后来,欧阳修发挥了韩愈的思想,提出“诗穷而后工”(《梅圣俞诗集序》)。
不平则鸣说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在文学理论史上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