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震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民国人物大辞典上》第1521页(1783字)

【生卒】:1892—1985

【介绍】:

谱名定懋,后改名楙,再改名震,字德操,别号梦僧,四川成都人,1892年2月5日(清光绪十八年正月初七)生于绵阳。

1895年啓蒙。1903年,考入成都县中学校。

1904年春入学,编入甲班。

1906年夏,入四川陆军小学堂第二期。

1909年夏毕业;冬,入西安陆军第二中学堂第一期,参加中国同盟会。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11月,参加西安起义,旋与在陕川籍同学、同乡组织四川革命军,随同王人文返四川进行革命,后赴顺庆,任陆军模範营区队长。

1912年秋,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步科。1913年夏,二次革命爆发后,乃离校赴四川,随克武等讨袁,事败,隐居乡里。1914年夏,入四川陆军第二师第六团第二营第七连,任排长,嗣升连长。1915年,全师主力进驻叙永,并分兵扼守雪山关,防止滇军入四川。1916年1月,川军第二师师长刘存厚在纳溪宣布独立,通电讨袁,自任护国川军总司令,任第二路第三支队步兵第二营营长。战后任川军第二骑兵团团附。

1917年,任骑兵旅上校参谋长,川军独立第五支队长,骑兵旅第一团团长。1918年1月,北京政府任为陆军步兵中校;10月,任陆军第二十一师步兵第四十一旅第八十一团团长;11月,晋任陆军步兵上校。1920年8月,刘存厚应熊克武、刘湘之请,组织靖川军,由汉中率师返川,驱逐滇黔军,任靖川军第一师第一纵队少将司令;12月,北京政府任命田颂为陆军第二十一师师长,任该师第四十一旅旅长。1923年9月,授陆军少将并加陆军中将衔。1924年3月,北京政府任命为将军府宽威将军;4月,任陆军第二十七混旅旅长;8月,授陆军中将。后升任陆军第二十一师师长。1925年,升任川西北屯殖军副总司令,仍兼第二十一师师长。1926年12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兼该军第一路司令。

三个月后,任副军长兼该军第五师师长。

1928年11月,兼任川康裁编军队委员会委员。1929年,于成都创办树德中学,附设第一至第四小学四所。1932年10月,任川康绥靖总司令部第二路副总指挥。

1933年2月,任川陕边区“剿匪”前敌总指挥。1935年4月,任第二十九军副军长;5月,任陆军第四十一军军长,所部第二十九军改称陆军第四十一军;8月,任峨嵋军官训练团第二营营长;同月下旬,峨嵋军训团结业;10月,所部缩编完竣。由六个师及五个路(旅)编成三个师,自兼陆军第一二四师师长;11月,奉命列席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36年2月,国民政府授为陆军中将,旋任西北“剿匪”军第六纵队司令。

1937年1月,任讨逆军第五预备军司令;7月,兼任川康军事整理委员会委员;10月,陆军第四十一军、第四十五军、第四十七军合编为第二十二集团军,任副总司令。1938年1月,率部推进至鲁南临城、滕县,担任津浦路正面作战任务;2月,升任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

1939年5月2日,加陆军上将衔;同月,参加鄂北随枣会战。1941年5月,参加枣阳会战。1943年3月,升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仍兼第二十二集团总司令。

1944年10月,入陆军大学校将官班甲级第一期受训。1945年1月,毕业返防;5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候补监察委员(后递补监察委员)。1946年1月,任郑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五“绥靖”区司令官。

1947年改任陆军总司令部郑州指挥部主任;冬,当选为行宪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6月,任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徐州“剿匪”总部郑州指挥部主任;9月,调任华中“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川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驻宜昌。1949年2月,奉令改任重庆“绥靖”公署副主任兼川东“绥靖”司令,驻万县、梁山;6月,升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12月到台湾。1950年4月,奉调“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上将战略顾问。

1952年10月退役,旋改聘为“总统府”国策顾问。1954年2月,当选为“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成员,旋兼“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1958年11月,晋授陆军二级上将。1959年2月,退为预备役。

1960年2月,当选为“国民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成员,旋被聘为“宪政研讨委员会”委员。1985年9月9日,病逝于台北。

终年93岁。着有《八十年国事川事见闻録》、《楙园随笔》等。

上一篇:孙鼐 下一篇:孙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