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丸
书籍:中医辞海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388页(423字)
方名。
①《太平圣惠方》卷58方。槟榔、桂心、郁李仁(汤浸去皮、微炒)、大黄(微炒)、诃子皮各1两,柴胡3分,草豆蔻、木香、吴茱萸(汤浸7遍,微炒)各0.5两。
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20丸,食前,生姜汤送下。治肠胃冷热不和,大便秘结,饮食不消,脘腹满闷。②《医学正传》卷8方。槟榔1两,三棱(煨,切,醋炒)、莪术(腊炒)、青皮(麸炒)、陈皮、炒麦芽、炒神曲、山楂肉、干漆(炒令无烟)、雷丸各5钱,芜荑2.5钱,鹤虱(略炒)、胡黄连、炙甘草、木香各3钱,砂仁1钱,高良姜(土炒)2钱。
为末,醋糊为丸,绿豆大,每服30~50丸,空腹淡姜汤送下。治小儿疳病,积气成块,腹大有虫等症。
③《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71方。槟榔、枳壳(麸炒)各2两,木瓜1.5两,木香1两,大黄4两。
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腹白水或黄酒送下。治肾气游风,症见腿胫红肿,形如云片,游走不定,痛如火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