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食症*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1123页(1060字)
内科病名。
指较长时间的食欲减退或消失。属消化功能紊乱之一。多见于心童,成年人也可见。根据本病临床特点可归属中医学纳呆,不能食等。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由局部或全身疾病影响消化系统功能,以及由中枢神经系统受刺激而影响消化功能的调节所致。如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肝胆系病变,急慢性胃肠炎,胰腺炎,结核病,某些胶原病,尿毒症等病均可引起食欲减退,情绪变化等精神因素,药物反应亦可引起厌食。
儿童厌食多由于消化功能低下所致。临床表现主要是食欲减退,纳食不备,或无饥饿感,或有饥饿感但不思食,甚则是食物则恶心、乃至呕恶欲吐、或伴见消化系疾病,或伴有全身性疾病,或伴精神、神经症状。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可由情志不遂,七情郁滞,肝气犯胃所致;可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或感受湿热,蕴结中焦而损伤脾胃,纳化升降功能失职所致;可由热病后期,热邪伤阴,胃阴不足所致;可由脾胃气虚,脾肾阳虚,运化无力所致;可由饮食过量,或进难以消化之食而伤食所致。临床上肝气犯胃食欲不振者,症见不思饮食,呃逆嗳气,精神抑郁,胸胁胀闷或胀痛,烦躁易怒。治宜舒肝和胃。方选逍遥散合香苏散加减;脾胃湿热食欲不振者,症见呕恶厌食,脘腹胀满,厌油腻,周身倦怠,头重眩晕,四肢重着,大便溏而不爽,小便黄赤。
治宜清热化湿,方选三仁汤合保和丸加味,胃阴不足食欲不振者,症见饥不欲食、脘腹胀闷、口渴唇干、便干结、干呕呃逆,治宜滋阴养胃,方选益胃汤,沙参麦冬汤加味;脾胃虚寒食欲不振者,症见饮食无味,不知饥饿、泛呕欲吐,时吐清诞,脘腹隐痛,喜温恶寒,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四肢不温,大便溏薄,小便清长。治宜健脾温中,益气散寒。
方选理中汤合良附丸加减;脾肾阳虚食欲不振者,症见纳呆食少,食后作胀,腹中冷痛,得热则舒,口泛清水,便下完谷不化或五更泻泄,面色白,气短懒言,疲乏倦怠,畏寒肢冷,下肢浮肿。
治宜温补脾肾,方选附子理中汤、丁蔻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味;伤食食欲不振者,症见厌食厌油腻,嗳腐吞酸,脘腹胀满,大便臭秽,或秘结不通,恶心呕吐。治宜健脾消积导滞,方选保和丸加减,兼脾胃虚甚者加党参、白术、黄芪等,若食滞化热者宜用枳实导滞丸。对小儿厌食症,施用捏脊法、点刺四缝穴均有一定疗效,同时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喂养方法。
对精神因素引起的神经性厌食应配合心理疗法以消除精神障碍。精神病患者厌食当着重治疗原发病。
药物引起的食欲减退者,应酌情减量,重者如引起呕吐不能进食者,中止服用。
妇女妊娠期出现厌食,轻者调养后可自行缓解,重者应在保胎的基础上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