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第387页(1293字)
【生卒】:1140—1207
【介绍】:
南宋词坛巨匠。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历城(在今山东济南)人。辛弃疾出生前十三年,北宋已经亡国,他幼年丧父,其祖父因家计所累,未能脱身南下,曾在金人手下供职,任亳州谯县的县令。辛弃疾本人在十四岁至十七岁间也曾赴燕京应考,据后来辛弃疾回忆说,他这是奉祖父之命,借机观察山川形势,伺机而起。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死于军中,北方的汉族纷纷起义,反抗金人的统治。二十二岁的辛弃疾加入了济南人耿京领导的起义军,为掌书记(秘书长)。次年,辛弃疾奉命与南宋联系,在建康(今南京)朝见了宋高宗。当他完成任务北归时,获悉起义军首领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当即率领五十骑直驱金营,生擒张安国,押解至建康斩首,同时率部渡淮南归。辛弃疾因此名重一时,连宋高宗也惊叹再三,任命他为江阴签判(司法官)。这时,辛弃疾才二十三岁。此后,他升任通判(州府副长官),曾向宋高宗上《美芹十论》(即《御戎十论》),分析宋金形势,提出自治强国的一系列措施。又向宰相上《九议》,论用人,论长期作战,论敌我短长,论攻守,论阴谋,论虚张声势,论富国强兵,论迁都,论团结,进一步阐发克敌制胜的战略。但当时朝廷一意主和,以苟安为计,辛弃疾的这些意见不可能被执政者采纳。三十三岁时,辛弃疾出知滁州,显示出杰出的才干,两年后提点江西刑狱,六年后提点两浙西路刑狱,成为方面大员。辛弃疾以谋略将才自负,但南归后却不能再上前线,终日只在官场周旋,或者督军平定茶民暴动。四十二岁时,他从官场败下阵来,其中有一个微妙的原因:他是南下“归正”人士。此后二十年,他基本上赋闲,寓居江西上饶。他的大部分词作,就写于这一时期。辛弃疾并非一介书生,而是一位军中将才和朝中干才,他的拳拳不已之情,郁郁不平之气,在抑扬顿挫的长短句中找到了最佳的表现方式。论者常以“苏辛”并举,作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其实,正如苏轼一样,辛弃疾也并非一味作豪放语,更多的倒是沉郁、凝重、深沉,低回婉转,一唱三叹。即使说豪放,苏辛的风格也是不同的,苏轼的豪放是文人的旷达,辛弃疾的豪放是英雄的悲壮。有人将苏轼比做词中的李白,将辛弃疾比做词中的杜甫,不是没有道理。辛词喜用典故,几乎是无典不成词,有人讥其为“掉书袋”,须知辛词沉郁、凝重、深沉的韵味和震撼人心的力量就是这样形成的。六十三岁时,辛弃疾再度出山,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军政大员)。当时,外戚韩侂胄主持朝政,他见蒙古在北方崛起,金王朝气数已衰,力主出兵北伐,收复中原。韩侂胄想借用辛弃疾的名望,曾派他出任镇江知府,筹划北伐,但不久又被罢归。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南宋北伐军遭到惨败,金人以索取韩侂胄首级为议和条件,韩侂胄大怒,再次对金用兵,并想请辛弃疾出山声援,当诏命到达辛弃疾隐居的铅山时,这位以英雄自许的老人已经卧病在床,不久便赍志以殁。据《宋史》本传,六十多年后,一位名叫谢枋得的朝廷官员过辛弃疾墓旁僧庙,听见“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谢枋得秉烛作文,晨起祭于墓前,其声乃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