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大黄叶
书籍:中药辞海第一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217页(769字)
【概况】:
异名 金不换叶(《纲目拾遗》)。
基源 为蓼科蓼属植物钝叶酸模的叶片。
原植物 钝叶酸模Rumex obtusifolius L.
余项参见“土大黄”条。
。【药性】:性味 苦、微辛,凉。
①《福建民间草药》:“酸、微涩,平。”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苦、辛,凉。”
功效 清热,去风,散瘀,消肿。
主治 肺痈,咽喉肿痛,丹毒,大头瘟,流行性乙型脑炎,跌打损伤。 ①《纲目拾遗》:“治虫伤,用叶捣涂。治肺痈。” ②《植物名实图考》:“敷疮。” ③《福建民间草药》:“止血行血,散瘀生新,解热去风。”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止头晕,清血热。” ⑤《本草推陈》:“治咽喉肿痛,丹毒,大头瘟,痄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冲服。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①《百草镜》:“治肺痈:土大黄鲜叶7片。捣汁,酒煎服3次。” ②《慈航活人书》:“治春夏跌打疼痛、风气:土大黄叶,捣汁冲酒服。渣加毛脚蟹捣烂敷。如风气,只用渣敷。
” ③《百草镜》:“治肿毒初起:土大黄叶15g捣碎,陈酒煎服。” ④《湖南药物志》:“治月经不调:土大黄叶5~7枚,水煎,冲甜酒服。”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流行性乙型脑炎:土大黄鲜叶30~60g,水煎。口服或鼻饲灌服,每天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