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楚辞集校集释下

衆骇遽以离心兮,又何以爲此伴也。

书籍:楚辞集校集释下 更新时间:2018-09-10 18:01:12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教育出版社《楚辞集校集释下》第1328页(3899字)

【集校】:

洪兴祖:衆骇遽以离心兮,又何以爲此伴也。

校语:一无衆字。

朱熹:同洪本。

校语:一无衆字。

一无二也字。

黄省曾:骇遽以离心兮,又何以爲此伴也。

明繙宋本:同洪本。

校语亦同。

朱多煃:同黄本。

汪瑗:衆骇以离心兮,又何以爲此伴也。

毛晋、庄允益:同洪本。

闻一多:又字当删。此涉下文“又何以爲此援也”而衍。

凡以“也”字殿尾之句,连用至四次时,唯第四八两句首用“又”字,二六两句不用也。详“有招祸之道也”条。

姜亮夫:王逸注云:“言己见衆人移易”,则王本有衆字矣。

然“骇遽离心”,与下句“同极异路”句法平列,则无衆字是也。

蒋天枢:同黄本。校语:“骇”字上《补注》本有“衆”字,非是。

从黄本、夫容馆本删。

。【集释】:

王逸:伴,侣也。

言己见衆人易移,意中惊骇,遂离己心,独行忠,身无伴侣,特立于世也。

洪兴祖:言衆人见己所爲如此,皆惊骇遑遽,离心而异志也。

朱熹:言衆人见己所爲,皆惊骇遑遽以离心,则无与己爲侣者矣。

汪瑗:衆,指党人也。

骇遽,惊惶貌。

黄文焕:水旣无杭,陆复无阶,两无望矣。天尚可近乎?何以爲伴?何以爲援?所谓危独离异之,必至是也。

王夫之:骇遽,闻言骇异,不从容悦遽加恶怒也。

小人亦託于谋国,而邪正异趣也。此,我也。伴,助也。

林云铭:平日爲伴侣者,见之亦惊骇遑遽,恐祸相及,靠他不得。

蒋骥:故衆益骇而莫爲之援,以致斯愍也。

胡文英:我虽欲从神占,而不与衆离。

而曩态偶萌,衆亦必骇然遽去,而不与我同心矣。又何以得有伴哉?

刘梦鹏:离心,志趣不合,各一心也。

王闿运:伴,侣也,谓依君之意向也。《回风》曰:“伴张弛之信期”,言谋国者皆骇遽离心,唯伴君意旨。

闻一多:伴,侣也。援,助也。

所依倚以爲援助者亦谓之援。伴援叠韵连语,故义亦相近。

衆人见己所行如此,皆惊骇惶遽,心怀离贰,良以彼与我虽同欲事君,而性有忠佞之别,故不得不异道而殊趋也。若是者乃欲其与我爲伴侣,资我以援臂,宁可得乎?

郭沫若:原文“强项”与“倔强”作“伴”与“援”,係连绵字析用。

《大雅·皇矣》作“畔援”,或作“畔涣”。又如畔岸、畔衍、畔喭、畔谚、喭、反衍……均同一连绵字。有强项傲岸之意。

文怀沙:伴援,是自高自大,脱离羣衆的意思。

(《屈原集》注)

姜亮夫:骇遽,卽指上不惩于热羹而吹,乃欲释阶以登天之曩态,足以使衆兆骇遽也。因其骇遽,故遂离心。离心,言心与己远离不相合也。此与下句同极异路平列。

同极异路,亦指衆人与己立异爲言。

以文则审之,则此衆字疑衍。

〇又何以爲?义如不可爲也,此反诘语气,所以增文势者。〇伴,王、朱皆以爲伴侣,不词之甚。

寅按此伴字与下句之援字,盖叠韵联绵字,分作两韵字用,此古诗用韵之一法耳。《诗·小雅·隰桑》一章“隰桑有阿,其叶有难”;二章“隰桑有阿,其叶有沃”;三章“隰桑有阿,其叶有幽”;阿难、阿沃、阿幽,皆卽阿傩、阿沃也。而分在两句,与此例正同。至联语两字中之加字,有两不相涉者:如“婉兮娈兮”之卽婉娈,“以引以翼”之卽引翼,“有冯有翼”之卽冯翼,“则燕则誉”之卽燕誉,更僕难数。

盖叠韵联绵字,咏言吟歌,重在其声之漫长;则一语分在两句,韵味相属如贯珠,此固謌謡中常有之例也。自此祕失传,于是解古诗謌者,多扞格不通之义矣。

故此句之“伴”,当与下句之“援”同释。案伴援卽《诗·大雅·皇矣》之畔援也。

郑读援爲胡唤反,则畔援又卽《大雅·卷阿》之伴奂、《周颂·访落》之判涣矣。

“将予就之,继犹判涣”,毛传:“判、分也;涣、散也”;《大雅·卷阿》:“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传:“广大有文章也”;《皇矣》“无然畔援”,郑笺:“跋扈也”;此伴援本有三义,而郑笺爲得(详余《诗骚联绵字考》)。言此跋扈之衆人,又将何以爲得?卽无可奈何之意。〇同极极字,至也,尤今言目的。

“此言同极,非爲同一目的;犹言同有一个目的也。己与小人,同有一事君之至极;然小人以徼宠之故,佞壬事君,与己之以忠直事君者,其事君虽同,而取径则大殊也。”其取径旣异,则与此等跋扈乖张之小人,又将何以爲得?余盖亦无可奈何也!自王逸以来,不解伴援之爲义,释此四句,遂至全不可通。

沈祖緜:王逸注:伴,侣也,援,引也。

俞樾以爲望文生义。伴援本叠韵字。《诗·皇矣篇》:无然畔援。郑笺云:畔援,犹跋扈也。《玉篇》引作无然伴换。俞説允。《玉篇》伴下引诗作伴换,犹跋扈也。史游《急就章》跋扈作潘扈。

潘与伴畔换一声之转。吴棫《韵补》引无两也字。

刘永济:骇遽,惊惧匆忙之状。

此言如果不改,则必使衆人惊怪惶恐而离心,如此,则又何能与之作伴共谋国家的事。

(《屈赋音注详解》)

谭介甫:此伴援,卽《诗·大雅·皇矣》“无然畔援”的分用。畔援,叠韵联词,但朱熹的《诗集传》还是分注,谓“畔,离畔也。援,攀援也”,却和本文切合。盖伴,读同叛,承上句“离心”説;反之,同极异路,犹云殊途同归,正照应下句援字。按此就大衆説,一边叛涣,一边攀援,意志不齐,係隐射下文之事。

苏雪林:《大雅·皇矣》“帝谓文王,无然畔援,无焉歆羡,诞先登于岸”就是告诫文王勿跋扈以自傲,勿贪求以侵人,但先平理国内狱讼之事(屈万里説)跋扈旣含高傲意,亦含骜傲不驯意,而变转爲倔强,憨

厉神亦以惋惜而责备的口气,告诚屈原,言衆人旣和你“离心”“异路”你爲什麽还这麽的倔强?这麽憨直呢?厉神语至此止。

郭在贻:王注固非是,俞説恐亦未得。

盖“衆骇遽以离心”以下四句,应与上文“欲释阶而登天”二句合看。“释阶登天”,蒋骥注云:“谓不求援而自诵于君也。”(《山带阁注楚辞》)其説甚允。

以下四句,实乃进一步申述“欲释阶”之理由,其意若曰:“衆人与我旣不同心(衆骇遽以离心兮),又不同路(同极而异路兮),我又何必去求援于他们?”然则所谓“伴援”者,殆卽扳援(亦作攀援)之义。伴、扳二字双声叠韵(同爲重唇音,古韵并隶元部),例得通借。《论语·先进》:“由也喭”,郑注:“子路之行,失于畔喭”,《正义》曰:“旧注作喭”。

伴通扳,殆犹畔通。扳援俗写作攀援,有投靠、求援之义。

《楚辞·远游》:“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汉书·萧望之传》:“时朱博尚爲杜陵亭长,爲咸、育所攀援,入王氏。”卽其例。屈原在此声称自己不肯去扳援那伙与自己旣离心又异路的人,正足以见出屈原的高风亮,这是屈原一贯的精神。

倘训伴援爲跋扈,则与屈原的思想和作风迥不相侔。(按:郭沫若同志把跋扈的主词看成是衆人,也仍然讲不通。

衆人——卽奴隶主贵族——之飞扬跋扈是当然的事理,用不着发问。)又:“扳援”爲叠义謰语,凡叠义謰语,可以分用,如《诗·桧风·隰有苌楚》:“猗傩其枝”,猗傩卽阿难,在《诗·小雅·隰桑》篇卽分用爲隰桑有阿,其叶有难”。

本篇将“伴援”分用之爲“此伴也”、“此援也”,亦属叠义謰语分用之例。

吴孟复:此指“国人震动,昼旅而夜乱”。

骇遽与震动义正相同。遽,《广雅·释诂》:“惧也。”《一切经音义》:“遽,畏惧也。”震,《荀子·正论》注:“恐也”。动,《易象传》:“震也”。《素问》:“动,乱也。”骇,《説文》:“惊也。”《广雅》:“骇犹起也。”《荀子》“庶人骇政”注:“不安上之政也。”白起后来也説:楚国“百姓离心”。更可证“衆骇遽以离心”是指国人而言。子兰、上官在顷襄王面前説屈原与“国人”有勾结;故屈原反驳説:国人震动而离心,我何尝与他们相连在一起呢?伴,“俱也”(王逸在《悲回风》中卽这样注的)。“俱”卽今言“在一起”之意。

蒋天枢:此下四句皆就王言。

骇遽,犹言“惶遽”。惶,恐也。

遽,畏惧也。离心,承上文“离异”言。

骇遽以离心,谓王惊骇恐惧于谗人诬陷屈原之罪状,因而不复信任屈原。伴,追随不舍。

金开诚:骇,惊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