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拨障术的研究进展

书籍: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 更新时间:2018-09-11 02:59:31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251页(3032字)

在眼球的睫状体平部选择内眼手术切口,是中医眼科界一直长期沿用并坚持进行“金针拨障术”的切口部位。

通过现代光电仪器的检查,生理、病理学深入观察,临床长期的随访,证实选择该部位作内眼手术切口有较大的安全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已成为现代眼科学界近年来所积极推崇的手术切口部位之一。

有关金针拨白内障手术的记载,应追溯到1400年以前的北朝时期,《梁书·鄱阳王恢传第十六》曾谓:“后又有目疾,久废视瞻,有北渡道人慧下针,豁然开朗,咸谓精诚所致”。唐代王焘所着《外台秘要》亦有“金篦刮目”之述,但未详述施术过程。至元代倪维德《原机启微》则比较明确指出手术进针部位为距角膜如米粒大小。

发展至清代中业,黄庭镜总结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在《目经大成》中确切指出手术切口部位是“针锋就金位,去风轮与锐眦相半,正巾插入,毫发无偏”。西方医学界在中世纪也曾运用类似于“金针拨障术”的方法,即用针将内障向玻璃体压陷(压后法),或引起内障斜倒(压倒法),使部分瞳孔领恢复透明而取得部分视力。由于这种手术不仅引起严重的手术后组织炎症反应,且存在着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剥离、眼内出血以及玻璃体混浊等重大威胁。另外,因睫状体区的穿通伤,常有交感性眼炎发生的可能,因此国际眼科界早已放弃不用。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唐由之于1959年从事睫状体平部手术切口的研究工作,根据我国金针拨障术千余年的临床经验,及《目经大成》的记载。以现代眼科学的解剖标志定位,“金针拨障术”手术的部位是在眼外眦与外侧角膜缘连线之中点,相当于眼球内面睫状体的平部白色正中线附近,设计了相应手术器械和手术程序,应用于临床实践。1969年又开始探索白内障针拨套出术,使睫状体平部切口的研究更加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在睫状体平部作切口的白内障针拨术、针拨套出术,是将切口设计在眼球颞下方距角膜缘5mm处,平行于角膜缘的切口。

前者手术切口长约3mm,后者长约6~8mm。作切口的要求是内口大于外口,即睫状体平部切口大于巩膜切口。用裂隙灯三面镜及压陷装置检查,观察到85上眼的睫状体平部切口,其形态为切口两唇均未接触愈合,而是分别与其相邻的巩膜内面粘着中间暴露一个狭长的巩膜面,瘢痕中有的可见毛细血管伸入,有的可见色素颗粒;内口睫状体组织缺如,可见结缔组织,残留色素颗粒及色素团块,切口两侧睫状体组织分别愈着在巩膜内面。

选择睫状体平部的切口位置很重要,一般要求切口选在睫状体的突起部后缘至平部白色正中线之间的约2mm宽度的环状区内。

若切口位置靠前,切口将会在睫状体突部,此部位组织较厚,血管和神经纤维丰富,有虹膜血管大环在其前部,还有许多环状肌纤维。在此作切口时,有不易穿通的可能,或者形成内口小”于外口的状况,如不注意,在进入手术器械时,会造成对睫状突部的推顶、挫伤或撕裂,可能引起术中出血或色素膜脱落,术后炎症也会较重。

事实上在裂隙灯三面镜的检查中,发现二眼切口在睫状突部,外观与平部的切口相似,同样可见到一个狭长的巩膜面瘢痕,然而其表面有少量灰白色机化物覆盖,说明术后局部反应较平部为重。如果切口位置偏后,接近锯齿缘部,因其血管较少,组织相对较薄,作切口时易于穿通,出血机会少,对睫状体和晶体悬韧带纤维等影响较小,都是解剖学上的有利条件。

但因齿缘部以囊样变性为主的退行性改变发生率较高,老年人甚为常见,如手术切口达到此部,囊样变性区必将受到影响,甚至促使破孔形成。

如切口在锯齿缘的视网膜部,则更易人为造成视网膜裂孔,导致视网膜脱离。

因此,切口不宜在睫状体突部,也不宜在接近锯齿缘部,更不应在锯齿缘后的视网膜部上。在睫状体平部作切口,睫状肌纤维沿子午线方向分别向两端收缩,并附着于巩膜内壁,不再衔接愈合,切口两唇中间暴露出一个小的狭长巩膜面,所以不会嵌入巩膜切口外。

另外,由于切口断端收缩的肌纤维压迫切断的小血管,可以起到止血作用。在手术过程中,只要按操作要求进行,不发生意外的睫状体组织挫伤或撕裂,是不易引起出血的。

睫状体平部手术切口的优点是:不影响角膜屈光面,术后不易发生角膜散光;一般均能保持原瞳孔,保持正常瞳孔的辐辏反应和对光反应:术后矫正视力较满意;手术不会破坏具有重要生理意义的房角和滤帘,避开手术眼正常的角巩膜缘球结膜组织,给其他内眼手术保留条件;手术对眼前节影响少,术后反应轻,不会发生前房迟恢复、虹膜脱出及瞳孔上移等并发症。当然,也有一定的缺点,如对前部玻璃体扰动和少量玻璃体的外溢。

通过大量的临床实验和长期随访,以及术后眼球的病理组织学观察,证明在睫状体平部作手术切口是安全可行的,有其科学根据。在无菌操作下,以锐利刀片快速切穿巩膜及睫状体平部,是区别于眼球角膜缘外睫状体区穿通伤容易出血并引起交感性眼炎的重要原因,从而改变了睫状体部位是手术“危险区”的固有看法,为在睫状体平部作切口广泛开展内眼手术打下了理论基础。中国河南医学院张效房教授首先采用睫状体平部切口作眼球内后部异物取出的手术,大大简化了手术程序,降低了难度,提高了疗效。国内不少地区,在针拨套出术切口的启发下,充分发挥睫状体平部切口的优点,适当扩大切口至10~13mm,再用内障匙将白内障托出球外;也有少数病例在颞下方作手术切口有困难时,改在颞侧、颞上方或鼻上方的平部作切口。

由此可见,在睫状体平部作切口的位置,在上、外、下3个方位上均已有较多的临床实践。因白内障针拨套出术取得较好的疗效,曾于1985年10月,获得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国外自1974年以来,Machemer开始采用睫状体平部作切口进行玻璃体切割术,现已被世界眼科界广为应用。至于切口的长度,在开放性睫状体平部玻璃体切除术中占睫状体平部环状区周围的170°~240°之间,足以说明在睫状体平部作切口,完全能满足眼科临床作眼球手术的需要。

这是因为睫状体内的血管是网状分布,一般不致引起前段的血运障碍。

由于睫状体平部切口在内眼手术中具有的科学性、安全性、效果好等优点,为眼球内的中后部手术的发展,如白内障超声震荡吸出术、玻璃体切割术、视网膜激光凝固术、球内异物摘出术,乃至人工晶体植入术等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开创了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郭秉宽.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278、356

2 张效房.眼内异物的定位与摘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151~160

3 毕嘉琪,等.中华眼科杂志,1984,20(5):271~273

4 黄庭镜.目经大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46~156

5 唐由元,等.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1,1(1):8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高健生主任医师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