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四库大辞典下

张子全书

书籍:四库大辞典下 更新时间:2018-10-07 22:45:15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吉林大学出版社《四库大辞典下》第1553页(1712字)

十四卷。

北宋张载(1020-1077)撰。张载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学者称横渠先生。嘉祐二年(1057)进士,官至同知太常礼院。因是关中人,其学派称“关学”。

为宋理学四大学派之一,与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并称“周、张、程、朱”。张载在政治上主张用恢复井田制的办法以缓和土地问题的矛盾,均贫富有利于民。

在哲学上,张载提出“太虚”为万物之本的观点。他说:“气块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易》所谓“絪缊”,庄生所谓‘生物以息相吹’‘野’者与?此虚实动静之机,阴阳刚柔之始”(《正蒙·太和篇》)。

又说:“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太和》)。

载所谓的“太虚”就是气,世界没有“虚无”的本体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

以为“虚者,天地之祖,天地从虚中来”,“天地之道,无非以至虚为实”。又认为“万物皆有理”,“理只天道”,“事无大小,皆有道在期间”,并以“众人之心同一”为义理,而“天下义理,只容有一个是,无两个是”(参见《太和》)。

在社会观上,主张通变,“变而通之以尽利”,“功业见乎变”。在认识论上,主张穷理尽性,以为“穷理亦当有渐,见物多,穷理多,如此可尽物之性”。

又以客观事物作为认识的来源,主张“人本无心。因物为心”。

张载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同程、朱唯心主义理学在思想体系上截然不同。他的学派,是宋代理学中的唯物主义的学派,对后代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后人将其《西蒙》、《正蒙》、《礼说》、《易说》、《语录》等编为《张子全书》,《附录》一卷。

通行的《张子全书》中《东铭》、《西铭》、《正蒙》为一至三卷,《经学理窟》为四至八卷,《易说》,为九至十一卷,《语录》为十二卷,《文集》为十三卷。《正蒙》是张载的最为重要的着作,原来只是数万言,而其弟子苏炳将这部书分为十七篇,相续成为今存本的样子。

这是一部哲学着作,它与《西铭》、《易说》构成了张载的哲学体系。《经学理窟》,是反映张载社会思想的着作,他不讲理学而讲《周礼》,把井田、宗法等改良思想都写在这部书中。《张子语录》是他讲学的语录,其中哲学、政治、伦理思想都有反映。张载的着作在流传中有存有佚。

说》、《孟子解》、《春秋说》等,史志皆有着录,其中的《孟子解》、《春秋说》宋代的晁公武曾亲自读过,现已佚传。据朱熹《近思录》所引用张载的书目有《正蒙》、《文集》、《易说》、《礼乐说》、《论语说》、《孟子说》、《语录》七种,其中史志没有着录的有《礼乐说》、《论语说》二种,说明这二部着作早在南宋末已经佚亡不传。《易说》、《经学理窟》、《祭礼》、《孟子解》四部书,诸志着录卷数不尽相同。

这说明张载的着作版本不同,流传得也广。

如《易说》,《宋史·艺文志》着录十卷、《直斋书录解题》着录三卷,可见,宋代社会上就流传着《易说》的十卷或三卷的两种本子。现存的张载着作的卷数除个别的《正蒙》有单行八卷本之外,其余的皆为《张子全书》或《张子抄释》中的卷、篇数。

张载的着作,有的是自己写的,有的是后人搜集的,有的是后人编纂的。《横渠先生语录》就是宋人搜集并刊刻。

《经学理窟》据晁公武所见本有题金华先生,以及内容似语录,并混有程颐语录,可见也是宋人搜集的。

《张子全书》通行本是何时、何人编辑问题,《四库提要》曾记载:“此本不知何人所编。”张岱年考证为明万历间沈自彰编纂的,此说可信。但后来《张子全书》诸本又不尽相同,有的是尊沈本,有的则把朱熹注的《西铭》《正蒙》编入全集,通称朱熹本。

至于开始搜集《张子全书》或《张子抄释》的是元吴澄,因为元虞集作吴澄《行状》时曾说过:澄“校张子之书,契《东西铭》于篇首,而《正蒙》次之。”这种编次既与《张子全书》或《张子抄释》相似,说明《张子全书》或《张子抄释》早在元代就有人编纂,并非起自明代沈自彰或吕楠,可惜吴澄本诸志皆未着录,早已佚失。

其版本有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沈自彰凤翔府官刻本为最早刻本《国学基本丛书》排印本。

康熙元年(1662)李月桂刻本。

民国二十五年(1936)中华书局排印、缩印《四部备要》本。其中明万历本,清初宫刻本,康熙本皆为善本。

上一篇:近思录 下一篇:四库大辞典下目录
分享到: